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胀潮来,如何畅泳?

(2010-05-25 06:25:49)
标签:

通胀

cpi

应对

股市

房地产

财经

分类: 经济与时局

   大家一定会感觉实际通胀压力远大于公布CPI的2.8%, 更难相信房价较一年前仅涨12.8%。即使是CPI“被管理”在2.8%,也已连续数月高于一年定存利率。然而,目前还看不到加息的迹象,不加息的话通胀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非常大。而通胀到来,如何管理财富才避免缩水的宿命?

 

银行定期存款肯定不妥,因为同比CPI已连续数月明显大于一年存款利率的2.25%, 实际利率已经长期为负了。

 

此时, 很多人自然而言想到了房地产。近年来我国楼市持续火热,虽在金融危机前后略有调整,得益于去年上半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通胀预期,再度高歌猛进,房价连创新高。房地产投资成了十年以来我国国内当之无愧的最佳抗通胀保值和投资增值工具,然而,房地产现在是否真的仍然是新一轮通胀中的最佳避风港?我们且不说房地产目前面临号称有史以来最严的行政调控,还是先从投资价值的角读来分析吧。

 

让我们假设通胀继续向上的情况:物价显著持续上涨,货币贬值压力加大,央行为压抑通胀会继续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持续加息,回收流动性,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等)。加息其实就提高贷款购房者的成本,从而降低购房的支付能力,即使是对能全额支付房款的购房投资者,加息也提高了他们的机会成本,例如,按现在的北京,上海的房价和租金水平来计算的租金回报率基本上都低于当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回报率2.25%,一旦通胀袭来,利率显著升高,租金回报率则更会远逊于无风险的银行定期存款回报。

 

已习惯了房价上涨的思维定式的投资者和专家一定会说,谁稀罕这样一点租金,房子价格是只涨不跌的。此话八十年代的日本人说过,九十年的香港人说过,本世纪初的美国人说过,结果呢,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也许他们会说,你说远了,我们是中国,有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刚性需求,有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的国情,又有经济高速增长下房价大涨合理的因素。那就看一个我国的实际例子吧:这些有利因素在九十年代早已存在。而大城市的总体房价在九十年代中期曾随着因抑制通胀而实行的宏观调控而一路下行。

 

具有对房价上涨思维定式的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以投资为目的而,贷款买房其实是在做高风险的杠杆投资。投资者的本金就是首付(假设25%),一旦房价下调超过25%,理论上来说所有的本金已被清零,而房贷还得按月支付,租金收入远不能覆盖房贷,这时,可能有每月扔钱到无底洞的感觉。香港上世纪末的“负资产”一族对这种感觉可能还记忆犹新。

 

那么, 通胀潮中如何游泳?什么投资策略才能达到抗通胀的目的?

 

资产的合理配置是关键。银行系的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则为稳健型投资者提供了在风险依然较低的前提下取得高于定期存款回报率的解决方案,从而令资产的回报不至于明显跑输CPI;而即使是对于最进取型的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里,也应至少有一小部分固定收益类投资以对整体组合起稳定器的作用。

 

通胀的初期,股市的表现大多不差,因为通胀经常是经济全面复苏甚至开始过热的“症状”之一。全面复苏意味着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长有望。况且,其中一些行业甚至可以明显在通胀中进一步受益,如资源类的有色金属、生活必需的农业和农产品等会得益于价格的上涨,这些行业的股票就会更有潜力;其次,那就是商业类,因为货币不值钱了,所以人们更要消费,商业股也会从中受益。保险行业也会因政策的收紧带来的利率走高中受益。医疗保健,环保,新能源等等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行业亦会有较好的潜力。总之,尽管在通胀的预期下,股市整体大幅向上的可能性不大,但上述行业性和区域性的机会相信不会让今年的股市寂寞。

 

 对于高资产净值的群体,或因“持有看得见摸的着的物业而更能放心”等原因而始终希望做地产投资,同时又能承担风险。笔者则建议关注我国商用物业,现在大城市中多出现“倒挂”现象。以上海陆家嘴地区为例,同档次的商业地产(写字楼等)的价格要比住宅价格低一半,租金的回报潜力反而高于住宅。作为长期投资,也有较好的防御性。

本文在《投资与理财》杂志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