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夕阳黄金路
夕阳黄金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74
  • 关注人气:3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马新作《猎杀档案》第九册四十七章(9)

(2021-02-10 08:59:34)

9

 

司徒笑家,三面墙上的线索又已经更迭一新,无数的照片和新闻简报贴了满墙,看上去就像某大型广告杂志公司的封面展厅。

 

昨天夜里,艾司从司徒笑这里问到龙建继母林馨的电话之后,立刻打了过去。

 

在道明来意之后,在艾司的诚恳请求下,林馨给艾司诉说了另一个不同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龙建的父亲龙华安并不是负心背义的那个人,相反,是龙建的母亲跟一个来大陆考察的港商好上了,不过那位港商原本也是大陆人士,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去了*港,他在去*港之前就和龙建的母亲是恋人关系。

 

在这段狗血的爱情剧中,龙建的父亲才是那个悲剧人物。

 

所以后来龙建退学偷渡*港,不过是去找他母亲去了。虽然龙建回来之后,只是到他父亲家里取了几件他自己的东西,对于到*港做了些什么,有没有找到他妈妈只字未提,但林馨女士认为,他是找到了他亲生母亲的,因为他气色不错,穿着也很得体,不像在那边吃过太多苦的样子,不过他整个人,已经失去了青春的热血,冲动与单纯。

 

林馨女士告诉艾司:“当我看到他的时候,感觉他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他的眼神充满了侵略性,好像对周围的人都充满警惕,而且,而且我觉得他那时候身上有伤,毕竟我是医生,多少能察觉到一些细微的东西。”

 

艾司听到这些话之后,却是自动将它翻译过来,身上有伤,对身为医生职业的林馨充满警惕……

 

艾司又问起那名港商的身份信息,这个林馨就不太清楚了,只模糊的记得好像是叫李国豪,去*港后有没有改名字就不知道了,在*港那边是做什么的也不清楚,因为龙华安绝口不提,另外龙建的妈妈叫林舒华,是林馨的表姐。

 

得到这两个信息之后,艾司一面继续询问当年的细节,一面查询李国豪和林舒华这两个名字的信息。

 

7,80年代哪有什么电脑,网络信息更是无从查起,不过艾司对此已有经验,他登陆国家电子图书馆,查询7,80年代的港报,周刊,同开十屏,进行目录检索。

 

一面查看,一面继续询问,林舒华虽然去了*港那边,但是从此就完全断绝联系了吗?还是和家里保持着联系呢?有没有寄送物品或发送照片回来呢?

 

林馨表示,表姐一直有朝家里寄钱寄物,但是表姐的父母死亡之后,就断了联系,也有十来年了,停了片刻,她想起表姐曾寄回过照片,后来姑父姑母去世时,龙华安给办理的后事,他将照片保留了几张。

 

随后,林馨用手机将照片发了过来。

 

照片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拍的,拍摄地点并不是*港,而是国外旅游地,照片上只有林舒华单人,共存留照片9张,都是单人照片。

 

收到照片后,艾司将重心移到照片上,9张照片,先根据照片上显示的拍摄日期,根据拍摄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光照,参照物,进行三角测量对比,再结合林馨的描述,林舒华身高基本确定为1.62米。

 

9张照片中,有5张照片里,林舒华的表情神态有着类似面部解读,根据相机取景方式,光学色彩,以及林舒华眼中的喜悦和依恋,可以判断这五张照片由同一人拍摄,很可能就是林舒华昔日的初恋李国豪。

 

那么,以林舒华的身高为参照,根据拍摄距离和日光照射效果,拍摄者的取景位置,手臂抬升位置和拍摄角度,推算出拍摄者身高一米七五左右。

 

9张照片由三个不同相机拍摄,从相机和相机使用的胶片看,他们的生活在中产以上,而且从林舒华的衣着和细节可以看出,林舒华的生活过得非常不错,家中有保姆,不用工作,偶尔与太太们聚会就是打打牌,家里有养小狗做宠物,出门有代步工具,应该柏丽大道的常客。

 

虽然物质生活十分丰富,但是背夫弃子还是给她带来很大影响,艾司能从照片中看出,林舒华酗酒,有轻度抑郁症,她逃港之后,应该经历了另一次失败的生育,毕竟年纪大了。

 

相反,照相的人手非常稳,视力也很好,这个李国豪从事的职业似乎比较高级,显然是医生,律师,金融业这一类,有几张照片的选景是居高临下的,他体能不错。

 

咦?艾司在一张林舒华带墨镜的照片里发现疑似拍照者身影。

 

由于照片本身是手机传输过来的,像素不高,照片又经过岁月的洗礼,更加模糊,加上照片上本身人物就不大,墨镜里的倒影几乎无法分辨形状。

 

就根据这一模糊的轮廓,艾司利用图像编辑软件将墨镜锁定放大,反复进行锐化和抗锯齿处理,在得到较为清晰的模糊轮廓之后,艾司开始根据模糊的轮廓,进行填色和画面修补。

 

明暗处理,阴影处理,通过骨骼和蒙皮进行三维立体修复,加以自己的想象,通过光照的角度,拍照者站立的角度以及林舒华视线的反射,艾司生生的将一团极为模糊的黑影给抠出一个模糊的人物形象来。

 

艾司继续从这副像被打了许多马赛克的人像上进行观察,分析。

 

短发,无须,头部轻微前屈,拍照时手部抬升的位置,站姿,这人是名医生!

 

不过香港的医生收入水平能满足林舒华的消费需求吗?外科医生?不……还有一种收入更高,那是拿命换来的荣华富贵,他或许是——黑道医生!

 

没错,龙建回国之后考取了医学院,而且他有一定的非法行医经验,他找到他老妈了,而且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帮助,他非法行医的经验是从这里来的!

 

龙建从事的是代孕和非法贩卖婴儿方面的非法医疗工作,这人难道是妇产科医生?

 

艾司立刻查找伊丽莎医院妇产科大夫早年资料,没有,没有李国豪这个人,甚至没有姓李的男性医生或护士。

 

那个年代去*港之后还改名换姓的人不多,李国豪这三个字总该会留下什么线索吧?艾司又查了*港医学会的在籍会员,没有,李姓医生有两千八百余人,卫生署,没有,总在册医生为一万三千人左右,但没有李国豪。

 

没理由啊,从照片看是长期从业人员,难道不在香港执业?就在艾司有些疑惑时,一则99年的消息弹出来,美籍华裔著名骨科医生理郭昊到访伊丽莎医院进行学术交流。

 

怎么是道理的理?有这种姓?艾司调看了网上提供的图片,身高,相貌,年龄,动作姿态,吻合,应该就是他了,果然不是香港的执业医生吗?

 

但艾司很快看出更多问题,标题和内容都只写到美籍华裔和著名骨科医生,却没有点名是哪家医院的,也没有写出详细的来历,再看报道原始发表地,居然是一家以八卦而出名的娱乐期刊,不是什么正规权威报道或医疗报道。

 

这是粉饰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艾司立刻更新了780年代旧报搜寻的条目,他采用的是图像对比,将理郭昊三个汉字设定为基准图像,允许字体形态和像素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一旦搜索到有类型图形,就单独标记摘录形成另外的图片存储。

 

此外,艾司还将“理姓医生”,“理姓骨科医生”等词条作为基准图像,让电脑进行图像对比查询,图像越复杂,对比的准确度就越高。

 

关于理郭昊的报道确实很少,只在88年版的另一份娱乐周刊上发现了类似报道,一名姓向的功夫明星,在拍戏受伤之后多方求医无果,最终在一名理姓医生的帮助下,成功的完全康复,报道还特意提了一下理姓已经非常少见,在历史上是李姓的源头等等。

 

艾司查了一下那位动作明星的资料,没想到查到对方有黑道背景,而且来头不小。看来,这位理医生不仅是黑道医生,而且是名黑医,他在香港没有取得注册医生资格,完全是非法行医,难怪在正规机构根本查不到他的个人信息。

 

黑道需要什么医生,当然急缺的是外科医生,外科,骨科,跌打损伤,这都是黑道最喜欢的医生啊。这位理医生的手艺显然是很厉害,而且是常年定居香港没错,那么,香港人口有限,黑道也没那么多伤者供他治疗,他必须要有一个私人黑诊所,或是正规医疗机构做掩护,法人或注册者不一定是他的名字。

 

想到这里,艾司忽然灵光闪现,对呀!如果是黑道的话,在争夺地盘和犯罪活动时,受伤比例肯定远超正常人,尤其是那些不能曝光,可能引来警方调查的刀伤枪伤。

 

以前自己在影视剧作品里,看到的都是黑帮份子去医生家里秘密手术,或是找那些非法黑医,可是如果黑帮势力很大又很有钱呢?他们完全可以开一家自己的医院啊,不仅可以对外营运,而且伤亡情况也能得到很好的处理。

 

艾司知道自己要找什么,自己要找的,是那种成立多年,却并不显眼,病人或许不多,但却没有经营困难,设备的医疗技术反而都是一流的,时常会有涉黑人员进出享受专业医疗服务。

 

*港医院一共就那么多家,查起来也并不困难,艾司很快锁定一家叫做盛昌医馆的私立医院,成立于1965年,不可思议的是,这家医院同样是大慈善家何其世创办的,在伊丽莎医院开办三年,一切都走向正轨之后,他又出资开办了这家盛昌医馆。

 

和著名的伊丽莎医院不同,这家医院规模不大,有一半是传统中医,专科强项是跌打损伤,正骨接骨一类的,但另一半则是西方外科医疗,这家医院的七位院董,有四位和黑道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而何其世在出资兴建了这家医馆之后,他的名字再也未出现在与这家医馆有任何相关的报道上,反倒是八卦周刊报纸之类,报道了许多娱乐圈的明星大佬,时不时和这家医馆发生点关联。

 

上个世纪60年代,正是*港黑帮最猖獗的时候,或许连何其世这样的大慈善家,也不得不屈服于黑帮的压力,以他的名义成立这样的医院;而*港娱乐圈,据说一直是黑帮的重要产业,当时黑帮手脚伸得极长,根本不满足于靠犯罪获得的非法财富,只要是有暴利可图的产业,他们都要占一手。

 

多亏了*港最厉害的情报调查员,娱记!若不是他们,艾司又怎么能将那些有黑道背景的娱乐大佬和这家医院联系起来。

 

艾司很快就从盛昌医馆的各种报道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理郭昊这个名字出现在医馆的坐馆医生名单中。

 

同时,另一条信息出现在艾司眼里,1982年,伊丽莎医院获批,将建成*港最大的不孕不育分院,伊丽莎生殖医学中心,同时宣布建成亚洲最大精子库,而盛昌医馆的院董,是分院几大注资人之一。

 

在一张旧报纸中缝刊登的招聘启事上,艾司找到了伊丽莎生殖医学中心成立初期的招聘启事,年龄三十周岁以下,不限性别学历,要求五官端正,相貌端庄,接人待物大方得体有礼貌……

 

给出的职务叫做生育介导员,类似于前台接待员,负责接待,介绍辅助生殖过程,以及根据客户需求介绍相对的精子捐赠者。

 

82年?龙建17-18岁间,刚到*港,生殖技术,不需要什么学历的工作,理郭昊的盛昌医馆身份,盛昌医馆与伊丽莎生殖医学中心的关系……

 

没错了,这或许就是龙建抵达香港后从事的职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