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马新作《猎杀档案》第七冊三十四章(2)

(2020-12-27 15:41:10)

2

 

艾司当过一段时间黑猫侠,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不到,那期间他自己组装了一台无线信号接收器,很粗糙,像个老旧的收音机,但它并入了110报警系统,并且能调频与警用对讲机保持着一致。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艾司从警用频道里听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包括这次。

四海小区?这不就是隔壁小区吗?艾司立刻产生了危机意识。他站在窗前一望,就看到了大量围观群众和警车。

从警用频道里的对话不难判断,隔壁小区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死者是一名单身男性,在午夜被杀,由于是一个人租住,所以死了好几天都没被人发现。

而那个变态的凶手在此前已经杀了好几个人了。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这个地方未免也太不安全了吧?小区保安都在做什么?

接下来的对话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艾司听到了更多的内幕。

那似乎是一起重案组都没能破获的悬案,原本以为那个变态杀人犯逃脱一次抓捕之后会销声匿迹,谁知道只藏了半年多又忍不住出来犯案了。

接下来还有些零碎信息,显然这起案件是公安局上级高度关注的,艾司想了想,自己好像没有收到过类似信息啊?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公安局并没有向媒体通报这起案件的细节问题。

艾司决定去查探一下,杀了好几个人还没有被捉到的凶手,就在恩恩家附近出没,危险性太高了,艾司不到现场了解一番,心里没底。

四海小区的安保工作确实很敷衍,别说艾司,估计普通人也不需要登记就能随着人流随意进出。

艾司抵达命案发生的七栋五单元,楼下就围了好多看热闹的群众,艾司在人群中听到许多小道消息,基本弄清了死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关于凶手是什么样的以及作案过程这些,则是众说纷纭,五花八门。

随后艾司又往楼上走去,警方禁止好事的围观群众堵在门口,专门派了警员在上下楼道把守,不过艾司装作楼上的住户,只是从那里经过,警员盘问了两句就放他过去了。

只在门口瞥了一眼,艾司收集到不少信息,屋内凌乱,似乎有过打斗的痕迹,门锁没有被破坏,带着蓝胶手套的取证警员神色专注,似乎又没有发现什么太多有用的线索,咦?有古怪!

艾司决定晚上再去查探一下,这一次要深入现场。

到了晚上,警方锁了房门,周围的住户听说发生了凶杀命案,有好几户邻居都暂时搬到了别处,凶案发生的303号房显得格外安静。

艾司没费什么力,就在不破坏封锁带的情况下打开了房门,进入房间。

尸体已被送到法医室,地上将可能发生过打斗的地方用小红旗标注出来,还有些证物的发现处用白线圈住。

发现尸体的位置也标识了出来。

由于死者已经死亡了三四天才被发现,所以屋里多少有一点尸体的怪味,公安取证人员已经做了消毒处理,又留下了另一种古怪的味道。

艾司发现古怪的地方就在于现场的环境,既然门锁没有破坏,显然凶手是有所准备的,而且听说前几次犯案也没有被人发现,足见这名凶手的小心谨慎。

但现场明显有打斗过的痕迹,虽说是在午夜,大多数人都在熟睡当中,没人听到什么动静,但艾司还是觉得不对劲,以凶手的小心谨慎,怎么允许发生这种情况?

从那些警员口中得知,这名凶手的行动能力是很强的,能在特警组成的拉网式排查中强行突围,那怎么可能无法立刻制服一名羸弱的程序猿?而且死者是被开膛破肚的,说明凶手手上持有凶器。

一人是能从特警的追捕中逃脱的持有凶器的恶徒,另一人则是刚刚睡下,精神疲惫的程序员,艾司不信两人之间的打斗会激烈到这种程度。

除非凶手故意为之。

那么凶手这样做的目的又在哪里呢?满足他那变态的刺激感?

很诡异,艾司又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线索,带着疑惑离开了房间。

 

朱云森,四十二岁,他已经在东湾区派出所干了快二十年了,这里的治安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毕竟在二环内。

这二十多年来,辖区内发生的大案要案屈指可数,就前段时间出了个数额特别巨大的庞氏诈骗案,现在那个大诈骗犯包礼义还在国外躲避司法追究。

不过昨天发生的那起命案可真是有些惨,据说进房间看到死者惨状的那几名同事出门就吐了,一整天都吃不下东西。

朱云森运气比较好,他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就是站在楼道下方控制过往群众,他没进房间。

不过今天就没那么好运了,公安局的同志又发来了协查通知,提到了新的线索,据专家分析,凶手极有可能就居住在四海小区附近,他可以直接在住所内观察到王陵的行踪轨迹。

凶手是一个极度自大且追求刺激的人,他很有可能返回作案现场作为围观群众来满足他内心的刺激欲望。

凶手应该很年轻,他极强的行动能力,他挑选的受害者虽然限于不同的年龄和性别,但总体来说都是青壮年,凶手有超强的控制欲,藉借控制他人,剥夺他人的生存希望来获得快感。

他每次留下的犯罪签名都如出一辙,这是对法律权威的挑衅,说明他一直试图挑衅司法公正。

他具有很强的城市生存能力,居住地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也许还擅长伪造身份信息,他很可能是在半年内甚至更短时间才搬到四海小区附近居住的。

最近的两次凶杀现场在地图上看相距不远,显然是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蛰伏半年复出第一次杀人后,很快就进行了第二次杀人活动,这两次袭杀还不足以宣泄他体内的欲望,若不能尽快将其捉拿归案,他还会在近期进行第三次袭杀。

专家得出侧写结论为,凶手是二十至四十岁期间的青年男性,最近半年新租住在四海小区附近,以凶手的作案时机看,他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与周边邻居少有接触,性格会显得内向腼腆,爱整洁,作风严谨,疑似从事过需要高度精密专注的工作,诸如医疗器械,精微零件加工,科学实验室等等。

带着专家们的最新分析,当地派出所民警分为三人一组,由一名公安局派来的调查小组成员带领,着便衣,配武器,对四海小区周边进行走访调查,主要调查方向是半年内在周边小区登记租住的,年龄在二十至四十之间,与周围邻居少有接触的男性。

朱云森摸了摸十多年都没配过的警枪,心中惴惴不安可想而知,听说凶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半年前出动了特警围剿都被他逃掉了,还打伤几名特警,自己这些民警,就算拿了枪又有什么用?

他们首先进行的是周边所有中介机构的走访调查,找到数据之后再进行入户调查。想租房子无外乎就是中介,网络,亲朋这么几个途径,中介的覆盖范围最宽,数据最多。

他们两两一组,先收集数据。

走到第五家中介机构时,朱云森看到其中一页资料,愣了愣,心中暗道不好:“我的运气不会这么衰吧?”

没办法,依然叫中介服务人员:“你好,这个,钱德森的资料帮我在电脑上调出来,打印的是黑白的,我要看他的身份证扫描件。”

钱德森,这个很像洋人的名字,身份信息上显示的是22岁,纳凉镇石桥村人,租住地就在四海小区旁边的前进小区里。

那个前进小区是个很老的小区,里面的建筑几乎都没电梯,监控也很差,朱云森在这一带做了多年片警,对各小区情况也是极为了解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身份证上的头像,与自己昨天在凶案单元楼内见到的一人,颇有几分相似。

那人看起来比这身份证照还要年轻一些,自己昨天把守楼道时问他,他说他就住在楼上,当时自己并未在意,也没见那人再下来,便当了真,可现在看到这个极为相似的人却登记租住在前进小区。

专家说,凶手可能租住在附近的小区,还可能在案发后前往犯罪现场围观,来满足他那变态的刺激欲,这不是很吻合吗?朱云森头皮发炸,不会就是这家伙吧?

朱云森马上将消息通报给他们小组的带队便衣,但并未引起重视,因为每个小组或多或少都发现有好几名非常可疑的嫌犯,再进一步调查排除之前,只能作为疑犯之一进行深入调查。

于是朱云森和他另外一名同事接到上面反馈下来的任务,对这一疑犯进行周边走访排查。

得到这个命令,朱云森脚都有点发软,这是杀人不眨眼的变态凶手啊,叫我们去进行周边走访排查,稍不留意岂不是没命了!这种事情不是应该交给专业的刑警来干吗?

不过想想,半年前交由特侦处,到现在也没个说法,估计已经是海角市公安系统的耻辱了,现在又出来犯案,相隔不到四天就连杀两人,上面的压力估计大得惊人。

死就死吧,说不定是巧合?那楼上住户只是和这人长得相似而已?又说不定自己运气足够好,真的能捉到这名变态凶手呢?毕竟这是在大白天,自己身边还有同事。朱云森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作为有二十多年警龄的老民警,朱云森还是足够小心谨慎的,他并没有和同事直接去那钱德森的租住地走访调查,而是先去了四海小区,拿着放大的身份证照片,挨家挨户敲开门询问有没有认识照片上的人。

如果那人真是居住在这里,就算少有出入,邻居总是见过的吧,就连王陵那么宅的,每天都要凌晨才归家的人,也有邻居能回忆起见过。

但调查的结果,很不乐观,除了暂时搬走出去避凶的几户人家,周围邻居都说从未见过这个人,有业主委员会的成员还很肯定的告诉朱云森,他们小区,这栋楼,绝对没有这个人。

朱云森只觉得自己毛孔紧缩,汗毛根根直立,说不出是紧张还是兴奋,自己的猜想愈发接近真相。

接下来,便是去前进小区进行走访调查,为了不惊动疑犯,朱云森他们甚至优先选择那些加装了门铃的住户进行调查,唯恐敲门声过大惊动了疑犯。

接连走访了几户人家,邻居们都表示对那户租客不甚了解,几乎没怎么看到他出门,许多邻居对那租客到底长什么样,什么时候搬进来住的都不知道。

另外一些邻居则回忆起晚上常见那屋里亮着灯,有时候很晚都能看见,不然哪知道那屋里住了人的。

真的很可疑啊,刚搬来不到一个月,极少出门, 晚上却点灯到很晚。

朱云森在同楼层同侧的邻居家中透过窗户往外看,能看到楼下的小巷,而这小巷正是王陵每日回家的必经之路,如果凶手看到王陵出现在巷口,那么从这里赶下楼去,正好可以跟在王陵身后!

太可疑了,朱云森将自己的猜测和担忧如数汇报给公安局来的便衣刑警,负责他们这个小组的刑警姓丁,单名一个旻字,二十出头,长相普通,混入人群中就极难辨认出来。

丁旻参加过对七零八凶案嫌疑人蛤蟆的围捕,他心中其实对专家的分析并不认可,在他看来,那么凶残狡猾的罪犯,就算他胆敢躲在市中心,那么在犯案之后,肯定第一时间就逃窜了,怎么还敢继续留在凶案现场附近观望?

所以第一次朱云森汇报时,他不置可否,直道朱云森再三强调,他才决定亲自去找那些居民了解一下情况。

一名便衣刑警,三个民警,这就是丁旻的小组成员,他没有请求支援,毕竟这不过是一位老民警的判断,丁旻需要亲自判断。

朱云森又带着丁旻将他们走访过的那几位邻居一一介绍,丁旻也问了一些问题,开始相信朱云森或许真的踩到狗屎走运了,这个钱德森还真是神秘,而且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吻合专家们的分析。

站在楼道里,丁旻盯着那道防盗门,心里想着要不要呼叫支援?那嫌犯还在家里吗?是直接实施抓捕还是再观察观察?

这么大的事情,上次出动那么多警力都被他跑掉了,这一次自己怎么做主?丁旻决定了,通知上级,让上面的人来决定,自己先带队离开这里!

前后不过十来秒,丁旻他们刚从邻居的房中出来,准备往下走,突然那犯罪嫌疑人的房门就“嘎嘎嘎的”打开了!

丁旻四人被拦在楼道上面,下也不是,上也不是,四个人不是一般的紧张,都呆呆的盯着那道门,如见妖魔,有些出神。

紧接着,他们看到一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男子出现在门口。

身量不高,一米六七左右,头发短短的,穿得很干净,看起来更像一个高中生,浓眉大眼,面容有几分清秀,看起来像个颇为阳光帅气的邻家小伙,一脸人畜无害的温和模样。

是他吗?他就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变态凶手?会不会是弄错了?四个人心里不约而同生出这样的想法来。

艾司推开门,就看到四个神色怪异的男子,正不安的看着自己,艾司偏过头去看了一眼。

唔,有枪,是警察,便衣?他们手里拿着资料,是做走访调查吗?为什么要带枪做走访调查?这附近又发生什么事了?他们看我的眼神为什么那么怪?就像是……受到了惊吓一样?

艾司尽量克制住自己的好奇,返身关门。

丁旻心中的紧张绷到了极致,从警这几年来,他第一次感觉到了紧张到汗流浃背是怎么一种状况。

他在看我吗?他刚才是不是在看我?他好像,看到我们带的枪了吗?他又扭过头去,故意不看我们?关门需要关这么久吗?他故意慢慢的关门,是在想什么?他是不是凶犯?我们这几个人该怎么办?我们会不会已经惊动了他?他会不会跑掉?还是会对我们动手?我该怎么办?冷静,战术条例守则是怎么写的?

朱云森也很紧张,谁都不知道这个看起来无害的青年会不会就是那个变态凶犯,对方已经注意到了他们,如果不想打草惊蛇,得想一个什么听起来比较合理的理由先稳住局面。

朱云森还没想好,就听到“喀拉”一声,丁旻已经掏出了武器,大喊一声:“别动!我们是警察!”

既然有人带头,只听“喀拉拉”一阵声响,朱云森等人也纷纷掏枪,四把枪齐齐指着艾司,如临大敌。

  “别动!”

“站好了别动!”

艾司有些懵了,这是什么情况?他现在有两种选择,一是借助地形逃离现场或是制服这些警察,二是乖乖配合,弄清原委。

艾司决定配合一下,因为从四人的行为特征看,他们确实是警察,而是有三人都是这区片警,自己应该还见过一两个。

不过出于谨慎考虑,艾司还是将头微微低下,单手往脸上一抹,当他再抬起头来时,眉毛已经比刚才显得更加浓密粗壮,面颊些微有些凹陷,脸显得更尖,两眼看起来比正常人瞪得更大更圆。

不过高度紧张中的四名警察丝毫没能察觉艾司与刚才的差异:“别动啊!把手放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快点!”

艾司配合的高举双手,看着如螃蟹挪步,一级一级下台阶的四人,问道:“警官,我能问一下发生了什么事吗?”

朱云森等人紧张到从头到脚都在发抖,哪有功夫给艾司解释,丁旻命令道:“把手举高,双手抱头,脚分开,趴在地上,快点!”

见艾司依言趴下,丁旻才道:“小李,去,给他铐上,我们盯着。”

小李摸出手铐,发出“当当当”碰击声,他双手微颤,一抓住艾司的手,立刻发力将两只手反剪在背后,上了手铐,直到艾司双手被铐住,小李兀自喘息不已,心情激荡。

就这么抓住了?连特警出动都没能抓住的疑凶,就被他们给制服了?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真的就这么给抓住了?

 

艾司微微皱眉,刚才那名警察有些粗鲁,动用了蛮力,自己又不想反抗,受了点小擦伤,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在家里待的好好的,会被警察找上门来用枪指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