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片分析范文《马背上的法庭》

(2010-02-26 16:25:38)
标签:

艺考四川

成都格外艺术

格外艺术学校

广电编导

影评

艺考编导

专业考试

分类: 艺考编导

                      《马背上的法庭》: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浓汤

http://s5/bmiddle/652db8b4x807cadd39394&690
    本届威尼斯显然再一次成为中国电影人的福地。我国内地参赛的两部片子双双获奖: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斩获了电影节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金狮奖。而作为新人第一次参赛威尼斯的刘杰,也凭着《马背上的法庭》获得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马背上的法庭》的场景和故事架构很容易让人想起多年前霍建起拍的《那山那人那狗》。如果说《那山那人那狗》是一杯清淡但值得品味的绿茶的话,《马背上的法庭》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浓汤,味道醇厚而绵长。

  影片开头铺排得很有张力。法官老冯带队的三人组合很有意思,被迫提前退休的杨阿姨最后一次办案,显得心事重重;而新分来的大学生阿洛是第一次出山,顺带去结婚,显得兴致勃勃。

  按老冯的话说,他第一次从鸡头寨到鸡肚寨再到鸡尾寨,走一趟感觉像被鸡拉出去的屎一样。这次他们花了七天时间走了三个山寨,打了五桩官司,但几乎都是鸡毛蒜皮不值一提的小案子。

  影片的主题一望而知是歌颂老冯这个基层法官的,但老冯的形象有血有肉,老冯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好人。他办案的方法也没有被炫染成高大全。反而有缺陷,缺乏耐心,搞不定,就自己出钱或者出力摆平:泡菜坛子案的结果是老冯摔了泡菜坛,自己赔了五元钱让她们再买两个新的;猪不让对方牵,老冯就自己牵着猪仔满街跑;老冯在劝告因离婚案引发的女方霸占男方住房的纠纷时,劝得口干舌躁,没想到最后男方看着女方可怜当场和解,老冯白忙乎一场。

  生活中的老冯也不如意:老婆带着女儿离开了他;他与杨阿姨互有好感,但最终也没说出口;他与新人阿洛作为两代人,在观念和方法上有冲突。他责备阿洛缺乏责任感,不该拐跑新娘破坏法官的形象,影响了村民对法律的公信力。而阿洛反驳他作为一名法官牵着猪仔满街跑,才是破坏法官形象,他的办案法子和生活都是阿洛看不惯的,直到最后两个人仍没有修好。从片中来看,老冯是一个很失败的人,工作上不能算成功,生活上更是一塌糊涂。但是他的真诚和善意谁也能感受得到。

  除了编剧成功以外,全剧的节奏和情感也控制得很好,细节很耐看。片中有一个情节讲老冯花150元买了人家的小猪仔替人还债,老冯走了以后,这位阿妈才打发小女儿走了十几里的山路追送了几颗枣之类的东西。导演刘杰让阿洛在一旁冷冷搭腔解构这件事的感人成份,说就为了这点东西跑了十几里的山路?接下来是一个远景长镜头,小女孩的表情几乎都看不大清楚,只突出山路的崎岖和小孩子爬坡的不容易。导演在情绪上的克制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想像余地。

  结尾以走山路爱打瞌睡的老冯不幸失足滚落山崖收场。驮着国徽的老马在渐渐转暗的天色中在崖边无助地等主人回来,杨阿姨在淡淡的歌声中两滴眼泪滚落下来。全剧至此戛然而止,干净利落。

  事实证明,刘杰煲出的这碗浓汤,不仅让国内观众胃里熨贴舒服了一回,显然也舒服了威尼斯那些挑剔的评委的胃。


    《马背上的法庭》音画篇原生态的视听享受

  一、映像

  刘杰导演在处女作《马背上的法庭》前,最为人称道的成就莫过于——在王小帅问鼎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作品《十七岁的单车》中担纲摄影指导。因此,“映像出身的导演的处女作”,会令人不自觉地想到顾长卫的《孔雀》。

  然而《马背上的法庭》与《孔雀》却截然不同。《孔雀》以诗性、唯美、清冷、残酷的镜头语言,以不带走一丝云彩的彻底旁观者的姿态,毫无悲悯地讲述了一出追逐梦想破灭的旅程。而《马背上的法庭》却自始至终以体慰、安抚的温暖情怀,描绘着如此痛苦、无奈的一段感情、一种成长。大量中远景的写意,对秀美险峻的滇边地貌一览无余:墨绿的山水、清白的天日、暗红的土地。对人物表情犀利捕捉的个别特写镜头,不仅助入木三分的演技放大、夺目,更让老冯和老杨脸上镌刻的岁月悄然浮现。

  美工和服装几乎是一次原生态的采风。摩梭人家的衣饰、藏传佛教的神器放下不表,即便新娘家的寻常院落、门板上的彩绘圣像,都会让人大口大口地呼吸质朴而不失艳丽的原生态的味道。难怪当寨民在老冯的感召下,将贴着菩萨年画的门板当作深入沼泽的桥梁踩在脚下时,貌似轻描淡写的对比,却迸发出别样的力量。

  二、原声

  配乐是本片的又一大亮点。导演选择的唯一配乐,是影片的拍摄地,云南西部山区的少数民族用本族语言演唱的民歌。没有任何伴奏,没有名字和歌词,片中这几首出现频率并不高的歌曲,给观众的心灵带来的滋润与震撼,并不亚于影片本身。

  每一次音乐出现的时间,镜头里总是伴随着遥远而绵延的山谷。拔地而起的高亢歌声突如其来的辽阔苍凉之感,仿佛是从茫茫山谷中传来的灵魂之声,又恰似片中的主角老冯、老杨心中长久回荡却从未有机会呐喊的情感之声。相对于男声的民歌往复扬撒的土壤气息,女声空灵中隐有愁绪的盘旋,更加催人泪下。因此,在“别后悠悠君莫问”的哀婉离愁中,一世矜持的老杨在歌声里潸然泪下。

  与整部电影简洁写实的剧情,浑然天成的画面相对应的,是原汁原味的云南摩梭族语言的对白。几乎完全取材于当地的演员,无疑是这盘风味菜肴的醇香作料。而完全原生态的配乐,就像是导演腌酿的美味酱汁。这一切在经过导演大巧不工的料理后,最终才造就出这部享誉水城的优质影片。相信欣赏过作品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