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茶艺?

(2010-03-04 23:24:19)
标签:

杂谈

茶叶

文化

分类: 茶藝茶道
   “茶艺”这个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争。
   有的学者提出,广义的茶艺应包括从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到泡茶、品茶的所有茶事活动。这样解释虽涵盖面广,但是,概念包含的内容太多太杂。按照广义的概念,从事“茶艺”工作者既可以是农艺师系列,也可以是工程师系列,还可以是茶叶审评师甚至经济师、会计师等等。很显然,这样理解则无法将“茶艺”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专门的职业去研究。
   狭义的“茶艺”是指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艺术。它包括艺茶的技能、品茶的艺术、以及茶人在茶事过程中以茶为媒体去沟通自然、内省自性、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其中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是茶艺这一概念的内涵,它反映了茶艺的本质。其余是概念的外延,它们反映了茶艺活动的具体内容。以下我们逐一加以说明:

   (一)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

   茶艺不同于一般喝茶,也不同于寻常品茶。
   我国群众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形成了饮茶的两大类型和品茶的三个层次。
   饮茶的两大类型是“清饮”和“混饮”。“清饮”是指用开水冲茶或煮茶,不添加任何其它的物品,闻的是茶的本香,品的是茶的原滋原味,感受的是茶独特的韵味。“混加糖或加盐、加奶、加果汁、加香料、加中草药,甚至也可以加酒,兴之所致,爱怎么喝就怎么喝,总之开心就好。品茶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得味”、“得韵”和“得道”。“得味”是指在品茶时能品出茶的品种、新陈、优劣;“得韵”是指把茶事活动艺术化,在品茶时讲究人、茶、水、器、境、艺等六个要素美的赏析,在品茶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通过品茶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得道”是品茶的最高层次,是指茶人在茶事过程中以茶为媒体去沟通自然、内省自性、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这是一个通过静心品茶,达到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明心见性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茶味人生”。要达到这种境界,“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就不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套话,而是我们在学习茶艺时必须牢固树立的理念和在茶艺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茶艺是雅俗共赏的生活艺术,是茶人们从“得味”到“得道”的修习途径。所以完整的茶艺既包括了艺茶的技能与品茶的艺术这两项大众化的内容,同时,还包括茶人精神升华,追求茶之真、情之真、性之真与道之真的高级阶段。

   (二)艺茶的技能
   
   在这里讲艺茶而不讲泡茶或沏茶,这是因为艺茶突出强调在品茶之前的茶事准备是一种生活艺能。同时,艺茶还包含了比泡茶或沏茶更广泛的内容。它包括了选茶、鉴水、用火、择器、造境等环节。艺茶是一门生活艺能,是茶艺的基本功,是茶人性情、修养、茶学知识和艺术情趣的综合反映。古人讲:“要有惊人艺,先练基本功”。没有扎实的艺茶基本功,就不可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品茗环境,也不可能进行最佳的茶具搭配,更不可能通过精妙得当手法把茶性发挥到淋漓尽致,泡出令人啜之消魂的好茶。目前有不少茶艺爱好者,在修习茶艺之初往往错误地把茶艺当做表演艺术,只偏爱于学习程序和一些“优美”的表演动作,恰恰忽视了艺茶的基本功训练。他们不懂得,要成为优秀的茶艺家,首先应顺茶性、合茶理,掌握好选茶、鉴水、用火、择器,科学编排程序,灵活掌握好时间等每一个环节,泡出茶的本色、真香、全味,为品茶做好准备。

   (三)品茶的艺术

   品茶是艺术,而且是由多种艺术有机组合而构成的一门魅力无穷的综合艺术。艺术是生活中美的结晶。对于艺术,历史上有几种比较流行的分类方法。以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作为分类标准,艺术可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想象艺术三大类。以艺术形象的展望方式为标准,艺术可分为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两大类。而在品茶过程中几乎综合荟萃了各大门类的艺术。营造环境的有书法艺术、绘画艺术;背景音乐属于听觉艺术;美伦美焕的茶具是静态艺术;茶事操作者的表演是动态艺术;在品茗过程中茶人通过对茶汤色、香、味、滋、气、韵的感受还会产生联想,茶事操作者会进行具有文学色彩的讲解,这些都属于想象艺术。总之,品茶是众多艺术的荟萃,我们必须“五官并用”,通过“六根共识”才能真正领悟。

   (四)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

   茶艺是雅俗共赏的生活艺术,同时也是茶人以茶为媒体,在茶事活动过程中去沟通自然、澡雪心灵、内省自性、完善自我的修身养性的途径。所以完整的茶艺既包括了艺茶、品茶这两个大众化的内容,同时,还应当包括在茶事活动中通过审美观照来修身养性的心理体验。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是茶艺的高级阶段,是茶人精神的升华。普通群众参加茶事活动,能掌握艺茶的技能和品茗的艺术即可,对于他们能否品出茶的味外之味,能否达到“茶味人生”的感悟,大可不必苛求。但是作为一名真正的茶人却不能局限于艺茶、品茶的物质享受和功能器官上的感性满足,而应当有更高境界的追求,这种追求即明代著名茶人朱权提出的“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以及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说的“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唐代诗僧皎然著名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描述的:“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更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便是完善自我心理体验的范例。有了这个层次,茶艺才不仅是饮茶的艺术,而且是生活的艺术,是人生的艺术。有了这个层次茶艺才会让众多的茶人孜孜以求、乐此不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