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了,俞敏洪对话的嘉宾是李玫瑾,俩人一致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老师应该是自己的母亲。老俞不止一次在演讲中提到她的母亲对他考入北大起了多么关键的作用,这位母亲不识字,但却有让儿子做先生的执念,为了让儿子进到一个城里的高考补习班,她可以凭一己之力,找到教课老师,老师不收,她可以以给老师带孩子为筹码,换来儿子的一个补习班名额,俞母为老师带了10个月的孩子,老俞也顺利考上了北大。第二次高考失利时,在是否继续补习的问题上,俞母面对儿子”如果再考
不上怎么办?‘的疑虑,她一句“考不上我养你“给了儿子底气,也断了儿子退路。正是有这样的母亲,才有了今天的俞敏洪。人一生在关键的时候,选择的智慧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酒楼上》备课时才想到的问题:青年在选择人生道路时,格局的大小决定了人生的走向。“五四”运动后,被激励与鼓舞起来的中国青年,也是有各自不同的人生,但唯有走向政治革命的青年,坚持了“五四”爱国最基本底色的青年,将民族命运置于个人生命之上的青年,执著于探索民族解放之路的青年,有着高度民族情感的青年,永远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青年,他们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终身受人敬仰,最最主要的是他们
达到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点——自我实现。
吴军的三本书,态度、格局、见识,还是在讲能做事与能做成事的思维模式问题,逻辑判断问题。见识不足,格局就不够,老俞在小时候见过了上海的霓虹,有了原始的目标,今天的老俞,在全国人民都在等着看他笑话的时候,他却成功逆袭。同样是卖货,他卖出了新高度,卖出了文化和学识,卖出了情怀。帮助农民,助农解因,好事啊,不仅仅他是农民出身,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从农民里或早或晚走出来的吗?他们的直播间里出现的学者、精英、作家、商业巨头,谁的直播间能与东方臻选相比?,欣赏老俞的格局,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他现在的梦想是能通过现代技术,将最优质的英语教育资源共享到农村,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像他一样改变命运,所以他为全国几百所农村学校开通新东方英语课程。他为农村幼儿园提供英语教学资料,他一直在英语这个领域,他想方设法地在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没有媒体的宣传,他默默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宣传词,只是行动,我被成功圈粉。
刚退居二线,我也是理想满满,也曾梦想做最好的幼儿园,梦想为农村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但都是想想而已,不是个行动派。注定干不成什么大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