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什么拉开了人彼此的距离

(2022-05-07 18:00:18)
     看纪录片《大师》,仅看到第10集,但足以让你对自己好好反思。这些出生于20世纪初,生长在千疮百孔、动荡不安中的中国,留过洋,有理想,有志向。在中国历史上,在各自不同的学术或研究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建立北大,开启国学,建立产科,为儿童写作,建立敦煌学研究,创立中国幼儿教育基础,任何一个人都令后人难望其项背,望尘莫及。这里想说说陈鹤琴。
       陈鹤琴家境贫寒,这个曾在选择学医还是学教育之间犹豫的青年,这个用勤学苦读毕业于世界最优秀高等学府的教育硕士,这个一生经历了战乱、动乱期间虽遭受了打击、迫害甚至生命威胁,但因为坚信“教育救国”而为中国幼稚教育工作终身的教育家,这个中国儿童心理研究的开创人和奠基人,这个写下了第一部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著作学者,这个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本土教育家创办的幼稚园的实践者,这个首创中国“活教育理论”的理论家,是姐姐卖了嫁妆的钱供他上学,年少的他只能用学业回报家人。无论是在中学、清华还是在国外,他都勤奋努力,1919年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的陈鹤琴,接受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邀请担任该校的教授,开始实践他心中“为人类服务,为国家尽瘁”的远大志向。
       1920年,他的长子陈一鸣出生“经过长达808天的观察实验,他用文字和照片留下十余本详细记录。根据这些一手资料他写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本土化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研究著作,特别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奠基性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不但在1949年之前一直是权威著作,就是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陈鹤琴运用的儿童早期发展的追踪研究仍然被视为典范。”他的《家庭教育》一书在今天的上海书展上依然位居前十。
        陈鹤琴主张:
       一、“陈鹤琴主张“活教育”教学原则,首先就是“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让他自己去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他们将儿童作为学习与创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吸收知识的“填鸭”或“暖水瓶”。我们教育儿童,亦当利用他的好奇心。好奇心为知识的门径,我们当利导之。我们有些父母常常摧残这点好奇心,禁止儿童“多嘴”、“饶舌”,这实在令人痛恨之极。
       二、儿童的性情与情感是从儿童时期陶冶、培养的。在幼稚园,音乐、图画、文学和儿童的实际生是培养儿童情感、道德主要途径。陈鹤琴特别提出在幼稚园开设公民训练课程的重要性,“就是培养将来做公民的基础,因此可以养成种种合作的精神,爱护团体、爱护国家的精神。同时又可以培养公民应有的知识与技能,砌成一个稳固的公民基础。
        三、幼稚园的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十三个方面:(1)丰富儿童的经验;(2)有用的动作;(3)完美的环境;(4)检查体格及智力;(5)与家庭合作;(6)游戏化的教学法;(7)暗示性的教学法;(8)精密的辅导;(9)充分的预备;(10)美术思想;(11)医药知识;(12)和蔼可亲;(13)公允的态度。
       他一生生了七个孩子,个个优秀,他创办的幼稚园救助了无数的孩子,他高寿,他坚守,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不改以往地辛勤耕耘,收获了他的梦想,成就了中国最早的幼稚教育,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
是什么拉开了人彼此的距离

是什么拉开了人彼此的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