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螳螂拳功法撷精
---赵金德
六合螳螂的主要功法便是"六合",六合螳螂的合,即阴与阳,虚与实,动与静,形与神、内与外等互相矛盾事物的对立统一。"合"有两重意义:一是指精神活动与形体运动的高度一致性;二是指人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方向、线路、速率、劲力、幅度以及相对位置的高度协调性。"合"是人的本能,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剧烈的格斗中做一些复杂的高难动作时,这种"合"的本能受精神、时间、空间、姿势、劲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于是就常常出现不"合"的现象,例如,心急手慢、顾此失彼、吐纳不当、力不从心、失去平衡等等。而"六合"的本质,就是锻炼强化这种"合"的本能。六合螳螂其主要功法和拳法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六合"既是六合螳螂功法的最高境界,又是六合螳螂拳法的最高准则,功法和拳法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练功便是练拳,练拳便是练功。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六合"的境界呢?由于六合螳螂是以散打佳手为基础精心设计的套路,其功法和拳法大部分融于套路之中,故其练法极其细腻和复杂,难以用文字一一说明,即使能够用文字说明白,习练者仅依靠文字说明,甚至能默记背诵,讲起来头头是道,但一到实践,也往往手不守门,步不藏机,心慌神离,手忙脚乱,意形皆无,一窍不通。因此只有在明师口传身授的指导下,勤学苦练,细心琢磨,精心钻研,悟其奥妙,熟其击技,通过实践再实践,才能"功到自然成",步入"六合"之境界。要想在习练过程中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形"要正。"形不正,则法无"。学拳者练拳之初,必须首先注重"形"的准确性。所谓"形"就是手、眼、身、足等部位的每一动作,每一招式都要合乎要求,出手准确,正扣适当,恰如其份。否则,形之不正,法之不存。因此初练者在练习时应有意放慢速度,减少力度,以保证动作和姿势的准确无误。待将"形"练准练熟之后,速度自然会逐渐加快,力度自然会逐渐增大,从而逐步达到无论动作怎样快、劲力如何大都能"形"正又神聚、肩松、身活、步稳气畅、眼到手到、步到势到、意到力到的地步。
二是动作要高度协调。每个动作之间的达到标准即到"形"准之后,进而要注意每个动作及每个动作之连贯性、协调性。即反复体悟和练习头、肩、肘、手、腰、胯、膝、足阴阳变化之玄机,随心运转之妙法,反复体悟和练习"心意相随、意气同体、气力并发,眼手相合、手膝相随、肩胯适应"的意境和能力,不断强化"合"的本能。
三是要注意练习腰的灵活性。千变万化在于腰,腰似转轴,象枢纽,变化之迟速,发力是否充沛,皆为腰之功能,故要按要求,强化腰的灵活性的锻炼。
四是要注意步法的轻灵稳固。双足为根,只有五趾抓地,才能立如磐石,推摇不动,动则五趾又起弹跳作用,神速无比,要远则远,要近则近。只有步法轻灵稳固,才有可能身手灵活自如,发力正确,意到力到随心所欲。
五是注意内外同练,练外以流通气血、顺经通络、强筋健骨、灵活肢体为本,练内(精、气、神)以佐外,练外(筋、骨、皮)以助内,内外相辅,共壮一身,使四肢百骸皆有制人而不受人制之功能。
六是遵循习练顺序。应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学一招,练一招,精一招;学一势,练一势,精一势;学一套,练一套,精一套。循序渐进,且不可急于速成而舍本逐末。当练到形正并且精熟之后,可选择三五势急练之,此为练气,趁势任意练之,为练机。酌势之应用练之为练理,即势以运气,借势以生机,行机以达理,待达到势稳、气贯、机灵、理纯之后,就能得心应手了。继之双练,即二人一招一势的对练。对练之初应按套路演练,彼打我接,我打彼接。待熟练准确之后,再进行散打训练。即不按规定套路任意打斗的练习。在散打训练中始终应强化击技能力为宗旨,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锻炼:一要培养临危不惧的勇气;二要培养平气安神、沉静自然以待敌动,观其神、测其谋、视其动,逆来顺受的胆略;三要开发识虚实于转瞬之间、决胜策于千钧一发之际,即不待思索,立辨虚实,顺其来势,取而胜之的智慧。四要掌握和提高缠丝的方法和能力,随机应变,借势乘力,随手而出,随手而入,制人于不自觉中。
另外应该强调的是在散打训练中,应注意安全保护。严格遵守点到为止的原则,特别在死手的运用上更要特别谨慎,做到出手有数,避免伤残事故的出现。
七是正确处理苦练和巧练的关系。勤学苦练是成功之本,但勤和苦要有限度,并非是越勤越苦越好,也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一旦勤和苦的程度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就会适得其反。那么苦和勤的限度的标准怎样确定?这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而定,原则上练完之后,虽感到有些疲劳甚至某些部位出现酸疼,但却精神饱满,心情轻松愉快,就算适度否则便是超过了限度。勤学苦练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巧练。所谓巧练一是指要有恒心有毅力,长期坚持,不能忽冷忽热,一曝十寒;二是指潜心研究,认真钻研,反复体悟,即所谓"练意不练力",只有把苦练和巧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步迅速,学有所成。
八是习练禁忌。习练者最忌讳的是:心躁气浮,精不守神,眼不顾手,手不顾脚,肩胯不合,身躯不活,手足不相随,势子不正,步法欠当,腰不灵,气与力发不一致。若是犯了以上禁忌,便是盲目而练,其效果可想而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