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打油诗)

标签:
诗歌文化休闲图片杂谈 |
分类: 诗词 |
冬至吃饺子(打油诗)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纪念医圣张仲景,千年习俗又流传。
附笑笑先生《今天是冬至别忘了吃饺子》:
谚语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对于很多人来说,冬至最温馨的记忆,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饺子了。
据了解,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古代的人们一直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冬至这天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这种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相传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附朱平贵先生雅和:
七律.辛卯冬至草吟
又逢冬至夜偏长,客舍江州忆故乡.
冷榻难眠霜冻瓦,孤灯无焰月偷光.
念如山静是非远,心似竹空荣辱忘.
窗外寒风摧弱柳,世间何处不炎凉?
闻斌2012年12月21日冬至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