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的是哪里的景观?
标签:
转载 |
分类: 文学 |
原文地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的是哪里的景观?作者:清萍
据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宁夏中卫沙坡头的写景。也就是现在的腾格里沙漠.
以下是摘录: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境在宁夏。
以下是摘录: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境在宁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的千古流传的名句。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有个问题:这首诗中写的景观在哪里?最近,宁夏旅游局一位负责人在翻阅了许多资料并进行一些考证研究后认为:王维这首诗所写景色可能就在宁夏境内。
这首诗题为《使至塞上》,全诗共有8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是以监察御史的官职奉唐玄宗之命出塞慰问、访察军情的。诗中提到他在萧关碰到侦察骑兵,这里的萧关就在宁夏的固原县附近(一说在县城东南,一说在固原县城的北面、现在海原县的李旺堡),这说明王维确实到过宁夏。有学者认为,王维很可能是从长安出发,先到固原,然后经宁夏海原县再向北到宁夏中卫一带渡过黄河直奔甘肃武威、张掖而去的。途中,王维为眼前的景象所陶醉,欣然命笔。只10个字就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塞外雄奇瑰丽的风光,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最近,宁夏学者苏忠深在《燕然山与燕然州》一文中谈到,王维此诗中提到的燕然州,就是唐开元元年寄治在回乐县的羁縻州,这个州的位置应在今宁夏中宁县(历史上曾是中卫县的一部分)。唐代由萧关经腾格里沙漠进入河西走廊是一条比较安全的近道,这条道路的渡河地点在宁夏中宁。他还写道:“在王维出使河西路过中宁时,黄河南北川区一派繁荣昌盛。诗中的‘都护在燕然’,燕然就是燕然羁縻州,它的位置在进入腾格里沙漠之前,在黄河北岸的回乐县境内。而唐初的回乐县则在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
由此推知,同时可看到“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两种景色的地方,可能就在宁夏的中宁、中卫一带。而且如今在这一带仍可找到诗中的意境。几年前,曾有高明的摄影师拍下了那令人神往的景象。烽烟虽然不见了,烽火台仍在,景色依然迷人。
【鉴赏】
诗人作此诗时,与他谊兼师友的名相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斥被罢相。这是玄宗朝政治由清明转为昏庸的标志,因此,诗人在奉使慰劳战胜之军的征中,并非是一味高昂振奋的,也兼有孤寂之感。
前四句,诗人写出了孤寂的心态。
“单车”去“边地”,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头见胡雁归飞,更令诗人触物伤怀,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后四句,写诗人在“胡天”见到了大漠的奇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此宏壮之景感召了诗人,使他渐摆脱了孤寂的心绪,生出了豪壮之情,引发了克敌建功、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
这首诗尤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六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际无涯的大漠中,一缕烽火台上的孤烟,直上青天;长河似带,落日降临,异常浑圆,这两句诗,凸现了大漠粗犷、强毅的精神,凝聚了诗人的心态,从诗的字句看,语不惊奇,朴实无华,但却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了浑成的境界,显示了诗人的深厚功力。
宁夏中卫沙坡头景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