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家养老实习报告——济南大学姜天福

(2011-05-27 08:57:2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业实习

      从2010年9到2011年5月在山泉的近1学年的“居家养老”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它如同一台精彩的歌舞剧表演,可以说是圆满收场。回想这一学年的实习过程,不禁感慨万千。从一开始对服务内容的迷惑与忐忑到现如今的泰然自若,我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个过程是如此的充满魔力,让我回味无穷。

    与很多同学一样,一开始笔者也在追求实习中的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就会失落,会怀疑我们是在做专业的社工服务吗?我们做的其他人也能做啊?可后来,一个在深圳做社工的学姐的一番话让我转变了心态。那天她说:“不要把你想得有多大能耐,你能做的就是完全的为你的案主着想,从他的立场出发提供他需要的服务,哪怕就是把地上的一些水给清除,不让他有滑倒的可能,那就是有价值的事,该做的事。”一席话惊醒梦中人,说到底我还是心态不正,摆错了位置。自那之后,笔者“改邪归正”,心情满满的去努力做好每次的活动和服务。如今细细回味这期间的每个精彩瞬间,这一学年我们真的做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上半年之老年小组

    我们这个小组作为新申请的项目组,在好奇心和创始人责任感的推动下,从大二的学生中招兵买马来扩建自己的队伍,依靠山泉这个专业社工机构,在山泉负责居家养老项目的闵祥莹学姐的带领下,在历下区十亩园社区针对社区老人开展服务。整个过程,居委会都扮演了重要的纽带角色,为我们联络有需要的服务对象。目标是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类服务,力求解决老人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得其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尝试开展老年小组活动是闵祥莹学姐提出我们也甚为赞同的服务形式。这不仅使得老人从家里走出来,走进社区,还促进老人之间的互动,增进相互间的沟通了解,是一种不错的服务形式。做十分专业的小组活动对我们来说不太现实,我们只能比葫芦画瓢的参考教科书上的知识来试着做计划书,并在实际准备中努力做到完善,准备的过程是紧张而刺激的,想到老人的满意便会心满意足,同时不免担心初次做小组没经验而做不好,不过事实证明,在闵姐带领下我们做的还不错。我们前后进行了数次小组活动,主题包括怀旧、养生等。在怀旧主题期间,看到老人们谈及往事时的兴奋、快乐和激动如同往事就在昨天,这样的场景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很好的扮演了倾听者的角色,在老人们释放情绪、尽情宣泄的时候,我们也在感受过去时代的种种生活细节。虽没能身临其境,但也能感知时代的痕迹。这样的回忆有时是极具价值,老年群体很容易对往事产生回顾,这是对其一生的串联、认可和再现,也是老年群体的一种典型特征。在我们和老人们举办的元旦联欢会上,老人们尽情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扭秧歌、诗朗诵、太极拳、歌曲),并在最后的发言中对能参加我们的小组活动表示感激和祝福。凡事只要能努力做了,别人都感受得到并会给予积极呼应,笔者认为,老人们的祝福就是对我们的肯定和认可,也是对这期间他们得到的快乐的反应。

 

老年人电脑小组

     时光悄悄来到2011,新学期,新气象,我们一起走向东方的阳光。正在我们思考这学期的服务内容时,一个好消息传来:科协送给社区十台电脑供老人们学习IT,而我们也将担当起教师的角色。老年人学电脑?真的吗?疑问在多数人心里燃起。老年人会对学电脑有兴趣吗?然而在接下来的接触中我们都大吃一惊。

 

小事情,大意义,具备推广的价值

    这次教授电脑的“教室”在居委会的二楼,电脑统一的崭新、美观,配有高速网络,是不错的硬件。担当老师角色的有山泉闵祥莹学姐、我们济大的九个实习生和其他学校的实习生,可谓师资力量雄厚而强大。学生则是自主报名的社区老人,一开始20多个,后来别的老人也逐渐加入形成30多人的“庞大”队伍。

如此多的老人报名确实让我们意外,他们可真是爱学习啊!基于报名的老人们电脑知识基础不同(会拼音的、不会拼音的、有上网基础的、没接触过电脑的等),同时电脑只有十台,我们在前几次的教课中重点了解老人的基础,根据其基础划分为慢、中、快三个班,进行区分化的高效教课。过程由浅入深(熟悉电脑构成、开关机联系、浏览网页等等),一步步熟悉网络知识,帮助老人们从中获取快乐和知识。

    老人们也是兴趣浓厚,积极主动,不耻下问,让我们更为惊讶,笔者也从未料到他们兴趣如此之浓。老人们虽然电脑知识基础、汉字基础等不同,我们却公平对待,耐心教授,热心指导,得到了老人们的赞扬,我们也被称之为“小老师”。在最初的几节课里,估计是由于老人太过谨慎,不大敢点击相关按钮,同时记忆力也不太好,学起来相对吃力。不过,随着老人们熟悉相关流程后就变得轻松起来了,老人们对此也是甚为开心。教授电脑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件小事,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学电脑对老人们来说则是项技术,是丰富老年生活,部分解决孤独和无助的途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老人、家庭、社会都具有极大地意义和价值,更具推广价值。

 

学电脑的价值延伸

    现代社会的养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排解老人孤独的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等制度性原因及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年轻人要在外打拼事业,无力常伴父母左右。因此排解老人孤独,很大程度上就成了养老问题解决的关键。而老人学会了电脑,丰富的网络资讯将极大地排遣老人的孤独,还能加强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减少老年人对子女的思念,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睦。此外,老人学电脑还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将间接刺激内需,学电脑的多重价值具体来讲如下:

    首先,对老人尤其是孤寡独居老人而言,无人陪伴而带来的孤独或许是很大的现实问题,如今学会了上网,便有很多事可做:学习拼音打字,英汉字母对比以便更好的上网冲浪,浏览网页新闻、保健知识、天气预报等,以及听音乐、看视频(红色经典)等来娱乐一下。这些都可以成为每天的乐事,在教授过程中我们发现老人们喜欢听歌,看视频,原来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有自己喜欢的歌星、影星。这些行为的发生无疑会很大程度上排除老人的孤独。

    即时通讯工具可谓深受老人尤其是女性老人的喜爱。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老人便首先登上我们为之申请的QQ,然后学着彼此之间聊天,其中一大妈便直接接受了在我们济大当老师的女儿的视频聊天,看着母女间的关心问候,心里甚是欣慰,我们的确在做着很有意义的事。此外,当老人的老伙伴不在身边时,呼他一下上QQ聊天可谓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当需要举办啥活动时,在通讯工具里呼喊一下,应者云集恐怕会更有乐趣。一些老人跟几十年前的老伙伴有电话联系,但由于相隔甚远很难见一面,此时远程视频聊天便帮了大忙,这种需求也在我们教授时得到了验证。想在网上找人也是部分老人的需求所在,当他们自己终于通过互联网联系上了老朋友时会是何等的快乐呢?

    其次,对家庭而言,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很多子女在外地打工或工作,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并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老人精神孤独,想念儿女,另一方面儿女想在父母身边尽孝但却力不从心,内心惭愧。在我们这个讲求孝道的社会,不能常伴父母身边尽孝给很多年轻人带来了身心不安。当老人们学了电脑后,便可以常“见”在外拼搏的子女以解思念之苦,而子女也可以经常能够通过视频来关心父母,让父母安心,自己也能更安心的工作,使得“常伴父母左右”成为可能。如此一来,空巢家庭的很多问题便得到了解决,家庭和谐美满了,社会岂不是更加建康了吗?老人学电脑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解决部分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最后,对社会而言,老人学电脑除了上述提到的能解决部分养老问题外,还有极大的经济意义。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不容忽视,很多老人有很高的退休收入,且没什么负担,如果能带动他们的消费,确实能为拉动内需增添不少动力。老人们学会电脑后,首先,要买电脑,要装网络,这些自然会增加相关产业的生产。其次,老年群体虽与年轻群体的上网行为不尽相同,但在消费者一块,却有些重合如上网浏览旅游信息,进而制定旅游计划,预定酒店等(在我们教授过程中就有一对儿老人想订酒店)。此外,购物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人们也会进行网购来给儿女、孙子孙女等买礼物,甚至给老朋友买礼物。如果扩充这样的老年群体行为无疑是巨大的消费潜力。最后,很多老人喜欢时政新闻,人虽老但仍关心国家发展,他们在网上建言献策既满足了他们的内心情绪,或许也给社会发展提供了良策。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了总人口的13.3%,较2000年上升了近3%,65岁以上人口占了近8.9%,老年人口数量近2亿。如果有兴趣且有能力学习电脑的老人有十分之一的话,那全国将近2000万老人将会上网进行基本的网络活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年轻人的养老压力,降低社会的养老成本,同时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刺激内需。无论对养老问题的缓解还是刺激经济发展都将有极大地意义和价值。

总体来说,老人学电脑,利国利民,意义深远,很幸运,我们这些“小老师”在教老人学电脑,在进行着对我们来说是件“小事”却极有价值的大事。

    如果将这种形式在全国推广开来,那会激发多少老人学电脑的热情呢?会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老年人社会到来而伴随的养老问题呢?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养老问题时我们会有新的收获,教电脑或许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极好方法。  

                                  结 

    在大二时,笔者也跟着大三的学长学姐们在基爱实习过一段时间,主要是做智障人士的康复治疗,当时或许是还“小”,并没有对实习有太多的感受,只觉得自己对康复治疗感到力不从心,有极大的挫败感。如今,走过大三的时光,或许自己真的成长了,有了更多的思考,当回首这一学年的实习时光,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幸运感。闵祥莹学姐的亲切指导和组员们的真心付出,这些都是我们服务顺利进行中的成功因素。相互间的体谅、鼓励和支持使得我们坚持到了最后,无论过程中面临怎样的挫折、消沉和不安,我们一起走到了最后。笔者也时常笑着鼓励其伙伴看到自己的服务所产生的价值及给老年人带来的快乐,并与伙伴们一起协助老人们从新科技、新世界(网络世界)中发现快乐是一件无比快乐和有价值的事业。

    感谢社工闵祥莹和我的组员们,与大家和老人们一起的时光就是春光无限的时光,注定要留下一生的美好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