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最高学府”——国立暨南大学上海遗址亟待保护

标签:
暨南大学上海普陀区真如杨家桥建筑档案历史建筑保护 |
分类: 高等教育研究 |
姓四川女子带着一条狗守护在这里。她说,这辆汽车是朋友停在这里的,她是奉老板之令的,这幢
楼的具体情况她不知道;晚上,她的丈夫会回来的,否则她也会害怕的。我给了该女子一张名片。
国立暨南大学纪念碑落成于百年校庆之际,气魄、壮观。左侧校训为何炳松说题。
和暨南大学上海校友会负责人合影(左起:章华明、徐名亮、罗永均、汪羲生)
教授小区——暨南新村,和交通路交界
“暨南新村”依稀可见
黄颜色的是教授楼——小白楼,当年学校出地皮,教授自己建设。动迁协议签订的最后期限是12月24日。
暨南大学遗址面临的形势
暨南大学教授楼——小白楼的今天共有11户人家
楼梯还是原来的
木板还是原来的
玻璃原来是彩色的,依稀可见
附近的真如火车站
该地区叫杨家桥,复旦大学档案馆馆长周桂发就出生于此。今天下午他跑去调研了
暨南大学上海校友对母校唯一的办学遗址——科学馆的前途深表忧虑
走近科学馆,与历史对话
科学馆的正面相对完整
周围是一片已经平整好的土地——科学馆面临的形势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