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3月29日,李道豫在上海理工大学接受采访。

李道豫为沪江文化研究所成立揭牌后与学校领导、专兼职研究员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章华明
(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王荣伟(《天风》杂志编辑)、王立诚(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晓鸣(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李道豫、燕爽(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孙崇文(上海教育科学
研究院研究员)、白苏娣(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李道康(李道豫堂弟,上海
理工大学基础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央浦东干部学院张素玲博士因故缺席。

因为院系调整,李道豫提前一年毕业(1952年)。当时沪江大学
没有校长,只有校务委员会,主任分别是历史学家吕日宣、蔡尚思。

毕业证书的背面是学习成绩表。
李道豫,安徽合肥人,1932年8月生,李鸿章三弟李鹤章的第五世孙。194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入外交部,历任科员、处长、司长、部长助理、部党委委员;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副部级)。1993年4月至1998年2月,任驻美国大使(副部级)。1998年3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1月离休。现任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
2010年3月29日下午,在沪江文化研究所揭牌仪式之前,在学校贵宾接待室,按照事先安排,李道豫接受了45分钟的采访。
李大使对母校的建设与发展感到十分高兴,他愉快地回忆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及如何走上外交战线的经过。至今他还和很多老同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能随口报出某个同学的住宅电话。他表示,只要有需要,愿意为母校的发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记得现场有个人向李大使要电话,李大使一点没觉得唐突,竟然当着众人大声报出了自己的手机号。
2011年,因为要采访校友、学生时代曾担任“上海联”主席、原驻奥地利大使俞沛文的后人,我直接找到李大使,电话那头他说,很长时间都没有联系了,我试试看。不几天,他就发来短信,告诉我联系方式,成全了我后来的采访。以下是部分短信:
2011年5月28日:初步调查结果:俞大使的长子——俞毅章,住...邮编...电话...
2011年6月7日:提供协助是份内之事,不值一提。我近日去外地,恕无法接待。十月去学校时再见!李道豫
后来采访俞毅章夫妇时,他们说,当时有不认识的人打电话来,开始还以为是推销、诈骗呢!原来是李大使在托人打听。
现在想来,我还得将采访的事情再报告李大使才是。
实际上,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沪江大学外语系并入了复旦大学,所以复旦大学曾邀请李道豫以校友身份走入复旦园,但遭李道豫婉拒。李道豫说,我一天都没有在复旦校园里待过,不合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