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开张不到三年的时间,记录了孩子成长的点滴,当然是和他所在的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无法分开的,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可以管窥这样一所仅仅有三年校史的新学校。如今孩子马上要中考了,哈哈,明天就是海淀区的一摸考试,我这个家长还如此的闲篇儿,不围着孩子转,我是相信舒校长的话: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在选择高中学校的重大问题上,我应该和孩子一起面对。其实每一位当爸爸妈妈的人,在孩子升小学的择校、小升初的择校、中考的择校、高考的择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考。我经常会收到有的家长网友的提问:西山学校怎么样?一般我会回答:很好!继续问:怎么个好法?于是我非常矫情地说:想了解哪方面呢?在今年的三月、四月间,我访问了几所高中校,是在人家的开放日哈,听到很多很多很多的家长问这个学校的老师:您们学校怎么样?老师一般都说:很好呀!我估计是的确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妈妈给我发邮件,把手机号留给我说,非常想了解一下西山学校,我给她打过去,她第一句话就问,孩子在学校有幸福感吗,后来这个电话打了很长时间,她的这种比较具体的提问似乎让我更容易回答。以后有时间我真想啰嗦几句我们做家长在想了解学校情况的时候该怎么提问,有点儿扯远了。
当我面临择校的时候,我是这么考虑的:
1. 这个学校学生的幸福感
我记得咱们国家好像曾经评选过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所谓幸福感,应该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东西,做为家长我们更容易的是去考虑具象和外在的东西,而忽略这种非具象和内在的东西。可是该如何去考量呢,真是一件难事,一个学生说有幸福感不能代表所有学生都有同样的感觉啊。最好的办法是在放学的时间,到学校的门口,随机地找几个学生聊一聊,去发现他们的感受,当然对孩子不要问:“你有幸福感吗”这种抽象的问题,最好从一些你最关心的比较具体的问题切入,例如学习情况、作业多少、同学关系、选修课、课外活动、班主任情况、与任课教师关系,等等。当然如果要是认识这个学校的学生家长,也不妨多了解多询问,但是我觉得有的时候,从学生那边了解到的与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的截然不同,这个时候我更愿意相信来自学生的信息,现如今的家长焦虑现象太普遍了,例如我就听BDFZ学生家长说:哎呀学校管得太松,连个班主任也没有。而实际情况是这个学校高一高二实行走班制,设有导师,不设班主任,进入高三以后恢复班主任制。我们家长很多时候是被社会风气裹胁着前行,我也是家长,当我看到孩子很幸福滴干着“闲篇儿”的事儿,我就非常焦虑滴质疑学校干嘛不多留点作业呢!当我看见孩子满面春风滴回家述说着一天的愉快的时候,我就非常紧张滴想这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一定不抓紧!当我好不容易刚把紧俏的课外班的学费交了,孩子回家如释重负滴说学校不建议报课外班,我就非常无奈觉得这孩子周末的大好时光全都白白浪费了!所以,很多时候,学生与家长的想法是相对的,甚至是相反的!有的家长看不得孩子忙里偷闲,看不得孩子发呆愣神,看不得孩子愉悦放松……一旦发现孩子有丝毫松懈,就无限地焦虑,觉得学校有问题,孩子有问题。其实忙里偷闲、发呆愣神应该是孩子们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
2. 你对这个学校的认同感
在选择这个学校之前,要全面地去了解她,当你真正认同一所学校的时候,再去做选择。什么叫认同啊,就是对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等等是不是认可,如果在没有认同感的情况下做的选择,那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当你为孩子选择了一个学校,又在孩子面前否定她,对孩子而言就是灾难。
在这里我不妨给大家介绍一下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某个小风格:任何考试不排名!我记得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她的博客中曾经写过“没有学校敢不重视考试,但重视的内核是什么,学校与学校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反正,人大附中让我见识了一种别样的淡定。在我们学校,校长是坚决禁止学生排名的。更坚决禁止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平均分竞争,更从来不会公布考试成绩。这甚至还遭到了部分家长的批评,说我们不重视学习等等。有一次我急了,在家长会上也“教训”了家长一顿;排名是多么简单的事儿,电脑一秒钟就排出来了。一人发一张名次表,把所有的压力都让学生和家长自己去背。一个学校的校长敢于淡化排名甚至废除排名!怎么大家就不理解呢?”如果家长在入学前认同了这样的风格,那么家长就不要在孩子入学后,千方百计要求学校排名,甚至觉得学校不排名就是贻害孩子一生等等。关于排名的事情,做为一名初三面临中考学生的家长,我多啰嗦几句,虽然不知道孩子在西山学校的排名,但是进入初三以后参加区里的统考后就知道在海淀区的排名了,请大家注意哟,面临中考报考的时候,你考多少分不重要,你在本校的排名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在海淀区的排名位次如何!!你在海淀区所在的名次,决定着你是上rdfz、bdfz、qhfz......比如在海淀区500名以内可以考虑报RDFZ,在8、900名以内可以考虑报考BDFZ、QHFZ,在1300名以内可以报考十一学校、一零一中学等等。举个例子,就我所知某某中学的初三第一名是进不了海淀区1000名以内的,虽然校内第一,又能怎样。
忽然想起有次在公交车上听见一家长对孩子说的话:你看看你们学校干的缺德事!你们老师真不是东西!我虽然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哪个学校的,可能这个学校这位老师做了很错的事情,但是我直觉就是认为这个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如此表达是在害自己的孩子。
3. 适合就是最好的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面临择校的时候,如果说中考和高考更依赖分数的话,那么选择小学和选择初中学校,似乎没有分数的约束和阻拦,家长们都愿意好上加好,其实天底下哪有最好,所谓最好应该就是适合的。我的博客从2009年开始记录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如果你想知道这个学校适合不适合自己孩子,那就认真地看一看,当面临择校这个艰难的问题时,家长需要做些功课的。我现在就非常仔细滴看人大附中学生家长梦里江河、寸草春晖的博客,还在看其他一些目标学校的学生家长的博客,当然不止博客,还有其他能够帮到我的材料,从中分析这个学校是否适合我的孩子。举个小例子,曾经在三月份去参观一所非常好的中学,老远的就闻到一股厕所的臭味,一直以来我非常固执地认为,一个单位的厕所有没有臭味,可以反映出她管理水准的高低,我马上就问孩子,你呆过的学校的厕所有这样的味道嘛?答曰:没有!后来我说还是不要考虑这个学校了吧。这只是我心中判断适合不适合的一个小小的方面,其实厕所的臭味并没有影响这是一所很好的中学。
4. 家近是个宝
除了高考,其他任何阶段择校都应该考虑学校距离自家远近的问题。刚刚进入初中阶段,还需要家长接送一段时间,家近很重要,而且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当然有的距离看来挺远,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那就算不上远了。
我把以上几点都归结为对偏软性问题的考虑,那还有更加重要的偏硬性问题如学校的升学率怎样、学校的师资如何、学校的硬件条件等等是怎么考虑的呢,时间太晚了,改日再谈。
除此之外,还有个话题,顺便说一说,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是亿城西山华府社区内的学校,接收社区内业主孩子就读是理所当然的,总有人问我能在这里买房的都是有钱人吧,有钱人都不太重视孩子学习吧,业主孩子特爱攀比吧.......诸如此类。我听说亿城西山华府最早开盘的时候每平米1万8、9的样子,算不算有钱人我还真不知道,业主购买学区房不就是图能享受名校的教育资源吗,人家肯定是重视孩子学习的,至于攀比不攀比,我家孩子在班里三年,没闹清谁的家长是业主,谁的家长不是业主,班级里没有攀比风气。所以家长们就不要为业主和非业主的事情烦恼了。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6-02 | 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八大理由(重发)
2010-04-16 | 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八大理由
2009-08-20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十四)
2009-08-20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十三)
2009-08-10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十二)
2009-08-07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十一)
2009-08-07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十)
2009-08-06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九)
2009-08-05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八)
2009-08-04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七)
2009-08-04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六)
2009-08-03 | 我为什么选择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之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