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食盐加碘(USI)的益与弊:陈祖培教授旧文回顾
(2022-06-01 10:36:06)
标签:
碘缺乏碘盐甲状腺癌杂谈 |
分类: 碘缺乏病 |
目前,国家监测数据表明USI策略保证了国人碘营养适宜、持续控制了碘缺乏病,使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流行处于低谷、碘缺乏仍是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滕卫平等, 2017)。USI不是甲状腺癌持续升高的促进因素(李通等,2020、陈万青等)。
这篇文章由天津医科大学陈祖培教授在《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发表的,题为《对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评价》。
我从文章中总结了几方面的要点,分享给大家,限于水平可能有偏面之处,希望读者谅解,并请参见原文(陈祖培.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04):268-271.)。
1. 什么是全民食盐加碘?
陈教授指出:USI 是指人和牲畜的食物级 (食盐和食品加工用盐) 盐都要加碘。他引用《食盐加碘管理条例》指出:高碘病区或地区、临床医生诊断某些甲状腺疾病患者要能吃到由盐业部门供应的不加碘食盐。
2. 全民食盐加碘的必要性
陈教授在文中提出了USI必要性:
1)始于1960年代的防治,遏制了IDD的大规模流行,但没有消除。到1990 年代,我国仍有地甲肿800万人,克汀病18万人和数百万的亚克汀病人。
2)对IDD的新认识促使我们重视碘缺乏对儿童智力的损伤,需要实施USI。
3)阎玉芹团队(1995)的调查显示,我国10大城市普遍存在人群缺碘,除上海外,均存在IDD流行。
4)WHO世界卫生组织倡议“所有缺碘国家都要实施全民食盐加碘”。
陈教授引用在碘营养充足的大连长海县实施USI前后的调查,说明USI的安全性,即USI实施后当地“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未增多”。
陈教授总结的主要益处分别是:
1)到2000 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消除IDD。(注:2005年以后我国持续控制碘缺乏危害)。
2)人口素质改善和提高。食盐加碘后出生的儿童 IQ 比加碘前提高了近12个智商点,没有新发克汀病的出现。(注:2006年的西部地区新发患儿是个案,不构成流行,说明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3)经济效益。(注:世界银行估计投入产出为1:30,郑合明等(1995)认为是1:23.5)
4)碘营养状态的改善,“甲状腺癌发病率并无变化,但癌的组织学类型发生了改变,即癌的恶性程度下降了”。
4. 全民食盐加碘的副作用
陈教授总结为:
1)碘性甲亢(IIH)。IIH是最主要的并发症,研究证实,IIH持续1~5年(少数 5~10年),而后下降至加碘前的水平。
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 。在补碘后会加重或诱发隐性为显性。
3)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解决方案是把人群尿碘水平控制在 300μg/l(人群尿碘中位数)以下 (最好在 100~200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