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灯下黑
(2022-05-10 08:00:00)
标签:
碘缺乏甲状腺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癌症 |
分类: 碘缺乏病 |
(注:全球碘营养联盟的菲律宾代表路易斯撰文,呼吁决策者和民众重视包括碘缺乏病在内的甲状腺疾病。本部分内容译自“Teofilo O.L. San Luis Jr, IGN National Coordinator, the Philippines. Global Health Policy Opinion - 25/May/2021.”译文如下。)
甲状腺疾病(TDs)会导致悲剧后果,母亲和儿童身受其害,然而TDs并没有被列入受重视的疾病谱中。当然,若能将TDs归类为独特的非传染性疾病(NCDs),事情可能会有改变。
在内分泌系统中,甲状腺是皮下能触及和最易受疾病影响的器官,糖尿病虽不及TDs,但知名度远胜之。将TDs用“近在眼前远在天边”描述会更为贴切。
从解剖学上讲,甲状腺位于颈部前,仅由皮肤覆盖,容易被触及。甲状腺任何肿大都很容易看到,医生甚至不需要触摸就能诊断肿大。即便外行也可发现。
TDs是全球流行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患病率因年龄、性别、碘的可用性和疾病定义而异。日常营养中的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因为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碘缺乏极受关注。
基于这些事实,世界卫生大会(WHA)于2012年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世界卫生组织(WHO)致力于消除碘缺乏这一公共卫生问题。
实现消除碘缺乏目标尤其紧迫,因为还有其它环境因素(缺硒、缺铁、污染、压力、吸烟和肥胖)也参与TDs发病而需要控制。遗传因素的多样性则进一步加剧问题的严重性。要教育政策制定者,让他们去了解这些鲜为人知的损害健康状况的原因,并允许患者发挥主导作用,可能会有助于团结起来对抗TDs。缺乏意识和得不到政策制定者注意是目前忽视TDs的主要原因。下面分别论述。
一、缺乏意识
伴或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碘缺乏病(IDD)在TDs中占有最大比例。打个比方, IDD是TDs中的“团”,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炎症和其它发育异常则仅仅是“排”级规模。IDD占比如此之大,但缺被公众和官方忽视。用军事监视术语来说,IDD在“雷达下运作”(灯下黑)。更通俗地说,如果甲状腺肿大被视为“冰山一角”,IDD就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巨大黑色块冰。记住泰坦尼克号是怎样沉没的!
由IDD引起的甲肿和TDs往往被忽视,因为它们不像NCDs那样受到太多关注和刺激。例如,谈论癌症,它可显示出一幅大片坏死性的恶性组织侵入乳房的图像;谈到高血压,它让人想起在高管办公室发生的心脏骤停。但是,谈及IDD,大多数人,甚至卫生专业人员,都带有许多误解。决策者和公众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简单的食用加碘盐就能解决IDD?
另外,IDD和TDs产生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表面上是不明显的。想想一位生活在农村、贫困而缺碘地区、患有甲肿的女性,她可能从青春期就开始患有甲肿,并带入生育期。只有当外科医生来巡诊到达她居住地时,这名妇女才可能寻求诊治。此前,她已经生下几个孩子,这些孩子在学校可能会发生学习困难,当孩子们进入成年期后会出现生产力欠佳(注:挣钱少)。
这正是TDs(注:包括IDD)的悲惨结局。它们不会提高我们的肾上腺素水平(注:引起心跳加快等反应)。TDs很低调,不会让我们流泪,除非家庭中出现了因母亲患IDD而造成孩子出生时就患有心理残疾或身体畸形。
二、得不到政策制定者注意
许多TDs与NCDs拥有共同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引起代谢风险、缺乏必需微量营养素(特别是碘)的低质量膳食,但TDs很少受到关注。WHO欧洲分部认识到应对NCDs的同时还要采取综合应对办法,包括:1)提出公众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规划;(2) 主动针对高风险群体和个体,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治疗和护理的覆盖率;3)系统整合政策和行动,减少卫生方面的不平等。
但是,除了与缺碘有关的政策外,WHO没有政策来处理TDs的特殊后果,以及应对其发病率的激增。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世界中,对改善健康的期望远未达到实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为遏制TDs和其它NCDs浪潮,至关重要的是需要采取重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