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小吃:三头一掌
三头一掌(兔头、鸭头、鱼头、鸭掌)是浙江衢州传统的地方风味小吃,起源上世纪80年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兔头,其肉质细腻、疏松,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同时还有磷、钙、维生素及卵磷脂等有效成份,有利于皮肤粘膜的健康和代谢,故有美容肉、健康肉之称。
传说在很早以前,衢州府有户人家,全家三口人,一个瞎子奶奶和孙子、孙女。因家境贫寒,靠孙子上街捡破烂,勉强维持生活。一年到头能吃上的几顿荤菜基本上是街坊丢弃的鸭头和兔头之类的东西。一天正午,有一个过路人经过他们家门口,闻到了浓浓的香味,肚子顿时饿得厉害,就好奇地问瞎子奶奶烧的是什么。瞎子奶奶半天也说不出口,于是,过路人就自个儿掀开了锅盖,一股香辣味扑面而来,锅里面全是鸭头和兔头。过路人也未等奶奶开口,就开始吃了起来,不知不觉一锅的“好菜”加上一坛留作过年喝的三白酒都被他吃了个净光。过路客很是歉意,掏出了十两银子,写下了一个便条后匆匆告辞。等孙子孙女捡破烂回家,打开便条一看,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头头可道”,大字下面还附有“用这些银子开个小店,生意一定红火”一行小字。
君子好财取之有道,祖孙三人打听了半年也没找到这个好心人,于是在城南门旁开了家卤味店。店里的产品香味吸引了来来往往的路客,一传十,十传百,一到中午边便卖个净空。后来,店里来了个贵人,听说从庐山和黄山游玩回来本打算直接到江郎山的,远远闻到这个熟悉的香味就一直追随了过来,酒足饭饱后在餐桌上留下了“头头是道”四个字。孙子孙女感到非常好奇,莫非同一个人?等到醒悟时,人却不知去向了。人们后来才知道这个贵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旅游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先生。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衢州街坊邻里沿用祖辈的卤制方法,用衢桔皮,大南门的大蒜等香料卤兔头吃。到了80年代后,卤兔头走向了酒店,之后吃鸭头、鱼头和鸭掌也开始流行起来,“三头一掌”也成了衢州人约定俗成的叫法。(衢州一粒志食品有限公司
毛献龙 整理编辑)
现实的历史,关于衢州三头一掌(兔头、鸭头、鱼头、鸭掌)的历史十分长远,要从鸭头兔头说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衢州有一冷冻厂,专杀鸭和兔,鸭毛、鸭肉各取所需,鸭头则无人问津。由于当时生活水平比较低,穷人就把鸭头或者兔头买回家(三分钱一斤)烧着吃.不知哪一天,一位大妈为了补贴家用,在家门口摆了个“香辣兔头”摊,香辣兔头既便宜又好吃,一下子风行衢城。因为做兔头生意成本低,又能赚些钱。现在,“三头”不仅流行于街头巷尾的小吃店和大排档,而且也成了宾馆、酒店的特色菜或品牌菜。于是大街小巷吃鸭头
兔头的习惯慢慢由此而来。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初鸭头
兔头才真正“火”起来,其“火”的程度不光让衢州人感到荣幸,更是传播到全国各地而风靡一时。
不管“三头一掌”到底是如何而来,已成为衢州名风味小吃的“口头禅”却是现实。可以说,它代表了一部分衢州的饮食文化,是衢州的著名符号之一。在衢州,无论是高级饭馆,还是街边排档,“三头一掌”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许多外地人来到衢州,都会被朋友热情邀请:来,尝尝我们的“三头一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