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果梨

金珠果梨又称沙梨王,因其黄中透亮,形似芒果,又象腰鼓,故称金珠果。加之独特的保健功能,被人们誉为梨中珍品。此果在河南洛宁、嵩县、栾川种植较多,面积达3万亩左右,年产量1000万公斤,产品畅销,供不应求。

金珠果梨肉质酥脆细腻,汁液丰富,酸甜浓郁,蕴含山欧李、山楂、山樱桃等多种野生山果之独特清香,令人百食不厌此梨营养价值高。据测定,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7.6%,居众梨之首。并具有显著的润肺止咳、养颜排毒、软化血管、健脑益智、延缓衰老等保健功效。

金珠果梨极耐贮藏和运输,采收后在0—15℃条件下可贮藏5个月,保持质不变,果皮有较强的韧性,容易长途运输。该梨速生丰产,头年种植,翌年结果,打破“桃三杏四梨五年”的常规。一般单果重150克左右,最大达350克以上。盛果期亩产4000
—5000公斤,而且连年结果,可维持50年以上。
专家们为该品种总结出四个特点:
一是新。目前在国内尚示发现有与金珠果冬梨特点相同的水果的文献报道,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珍贵新品种;
二是优。经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7.6%,居众梨之冠。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对咳嗽、痰多、肺热、火盛、酒毒、胸闷及气短等显著的化解作用和保健功能;

三是特。该品种外形美丽别致,色泽金黄,似腰鼓,又似鹅卵,似杧果又似猕猴桃。甜酸适口,具有野山杏、野欧李、野樱桃和野棠梨等多种野果的独特风味。
该品种抗旱性特强,1995-1997年原产地发生特大旱灾,高温、干旱从6月持续到10月初,秋作物大面积绝收,但对该品种树体生长、果实发育及成花影响不大。因此,该品种适宜在全国梨子产区,特别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面积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