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肠——东北味
血肠是东北人的传统食品,宰猪(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搅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猪(羊)油和洋葱末、盐、姜粉、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即成。切片乘热食用,或作酸菜时血肠白肉同时放入,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

俗话说“小寒大寒,宰猪过年。”以前的农村,过年杀猪宴请亲朋好友和乡邻那可是件大事,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杀的起猪。杀猪菜——血肠,宴席上必不可少,这血肠一定是杀猪时新鲜猪血灌制,在乎猪肉的锅里会上酸菜,然后将灌好的血肠放在酸菜锅里煮,煮烧的火候很重要,时间短了,切不成节儿,煮烧老了,失去其鲜嫩。所以灌血肠和煮血肠可是个技术活,衡量一个宰猪人的手艺,除了看他动作麻利、猪毛刮得干净外,再就是看他灌肠的技术了。

杀猪的时候,桩猪血的盆子里先放进去一把精盐,加入适量清水、白糖、花椒面、味精、葱花、料酒,并且与猪血搅匀,待用;(为了不同的口味儿,还可以加进肥肉丁、果脯、蒜末,等)
猪的小肠须 “倒净”,反复冲洗干净。预备适量的麻绳、剪刀、容器;(灌血肠的场面有些那个啥,就不用图片展示了!)

猪小肠的端头用麻绳扎紧,取一个“漏斗”,塞进小肠的另一头,用手挤出空气,用水舀子舀猪血通过漏斗灌进猪小肠。每隔一段,用麻绳扎一个扣儿,形成一段一段的。一直罐完。

用缝衣服的针,随意在每一段血肠扎几个“眼儿”,放进温水锅里,煮到“响边儿”时,即可捞出,以备进一步加工。

猪血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含铁量较高,而且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多吃些有动物血的菜肴,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并能有效地预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