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胡菜——中华野菜
泥胡菜为菊科植物泥胡菜,又名猪兜菜(广西),艾草(海南)。泥胡菜是一种野生牧草,生长于路旁荒地或水塘边,或在较湿润的丘陵、山谷、溪边和荒山草坡,我国分布甚广。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花果期3~8月。生于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普遍有之,海拔50~3280米。除新疆、西藏外,遍布全国。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南亚及澳大利亚普遍分布。
泥胡菜喜湿、耐微碱的抗逆性和早春快速生长,具有缓解春季青饲料不足的价值。
泥胡菜莲座期叶片柔软,气味纯正,开花期前茎秆脆嫩,水分多,纤维少,花蕾和幼苗不仅为多数家畜所喜食,而且是人们春季食用的野菜,是猪、禽、兔的优质饲草,全株切碎煮熟喂猪,饲用价值更高。进入结籽期,根出叶老化,茸毛粗硬,叶绿体解体,叶片枯黄,除煮熟喂猪外,多数家畜不再采食。所以,泥胡菜是一种春季短期饲用牧草。
江浙一带清明节有食用青团的习惯,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桐乡、德清一带用泥胡菜与发芽的小麦等原料做成的青色团子叫做甜麦圆子,又叫做甜麦塌饼,每年清明左右都会制作,深受当地人喜爱。
泥胡菜全株可入药,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味辛、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可治疗乳腺炎,疔疮、颈淋巴炎、痈肿,牙痛、牙龈炎等病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