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优淡水鱼——黄尾鲴鱼


标签:
美食 |
分类: 美味水族 |
黄鲴鱼体背部黑灰色,腹部及体侧下半部银白色,在鳃盖的后缘有一浅黄色的斑条,尾鳍呈显著的黄色。

黄尾鲴鱼生活于江河、湖泊等宽阔的水域中,常栖于中下层,产卵期4~6月。分布长江流域。山西、河北、山东、海南及福州等地亦有。

黄鲴鱼体型美观、色泽鲜艳,含肉量高而又肉质鲜嫩,蛋白质含量高达25%以上,具有很高的营养及经济价值。加之,黄鲴鱼虽是中小型鱼类,可它野性十足,中钩后冲击力大(一尾三两重的“黄鲴鱼”在水底的冲劲如一条斤多重的鲤鱼),给人极佳的手感与强烈的刺激性,是我们广大钓鱼人钟情追寻的鱼之上品。

黄鲴鱼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但这些年随着人工繁殖鱼类技术的发展,大江南北很多地方引进放养的池塘里也能见到它的踪影。
黄尾鲴鱼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2冬龄性成熟一年可长到150-200克,二年可达300—500克左右,成鱼一般的规律是春秋游浅水,夏冬入深潭。黄鲴鱼食牲杂以天然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底生硅藻、绿藻、兰藻等为主,是池塘水库的清洁夫。



黄鲴鱼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但这些年随着人工繁殖鱼类技术的发展,大江南北很多地方引进放养的池塘里也能见到它的踪影。
前一篇:泥鳅——“水中人参”
后一篇: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