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笔写河南(五十)七律·访邓城叶氏庄园(新韵)

标签:
文学文化诗歌七律河南系列咏周口非常道(原创)杂谈 |
分类: 拙笔写河南 |
http://s5/middle/6524b705tb42910a79ad4&690
http://s15/middle/6524b705tb4291265d23e&690
注释:
①、邓城镇,位于商水县城西北16公里,因三国时期大将邓艾在此屯兵而得名。现属于周口市商水县管辖。
②、叶氏庄园,位于商水县邓城镇。始建于明末,以后规模逐渐扩大,至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主体建筑一宅三院,一院三节,每院楼房69间,共207间。宅西100间群楼,又名转厢楼,系叶氏当铺院;宅南100间群楼,系叶氏粮库。总共有楼房400多间,均系灰色砖瓦硬山式建筑,占地100亩。整个庄园建筑宏伟,规模壮观。
③、叶氏庄园现存由西向东的一号院,又称“三进堂楼院”,它以前、中、后三个院组成而得名,共有楼房96间;二号院为“五门照”,因具有大门到后坐楼五道门都在中轴线而称,现存楼房35间;三号院因地势高而称为“高门台”,现存楼房30间。
④、叶氏庄园三处主体建筑,是我国典型的硬山式四合院组群建筑。整体气势恢宏,布局严谨合理,门楼威武高大,主楼富丽华贵。各院因功用而设计,高低有别,华淡相间,形成跌宕起伏,错落有致,但又不失其统一的建筑风格。建筑选材精良,做工精细,飞檐斗拱,珍兽镇脊,砖木雕刻,堪称一绝,是中原腹地清代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清代民间庄园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批准成立商水县叶氏庄园民俗博物馆。
⑤、进入叶氏庄园,宛如徜徉在砖雕、木雕、建筑艺术的长河中,门楼上、山墙上、梁架上、枋檩上、屋脊上大大小小的砖雕、木雕俯拾即是,数以万计,或花鸟、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中院门上砖雕可谓蔚为壮观、令人称奇。图案共由三部分组成,上部雕狮子滚绣球,寓欢乐喜庆之意;中部有佛、鹿、麒麟等,寓福禄寿喜之意;下部镂刻有四个花瓶,分别插有菊、梅、月季等花卉,寓四季平安之意,所有雕刻采取浮雕、透雕、镂雕等多种技法,工艺精湛、手法细腻、堪称一绝。木雕多集中在门楼、抱厦或柱头上,丹青酣洒、色泽艳丽。中院门楼上一斗拱名曰百龙呈祥,在几根仅有碗口粗的木柱上刻有大大小小各种形态的龙100多条,而且个个形神兼备、精妙绝伦。前后楼顶皆用花脊,所雕牡丹枝叶肥硕、雍容华贵。整个宅园显得典雅、高贵、大气,堪称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⑥、叶氏庄园东邻汉代白果树,树高30米,树围5米,盖冠亩许。虽历千年仍生长旺盛,枝繁叶茂。庄园东部还有刘秀饮马台,西有宋寿圣寺塔,南望千年古刹宋庙。
⑦、据叶氏后裔叶国玺和近邻夏福全讲,叶氏先祖叶绍颐,明末移民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邓城镇与沙河毗邻,行旅商贾多在此留宿中转。叶绍颐夫妇二人便在沙河码头开小饭店维持生计。有一陕西珠宝商遗落包裹在其家,叶绍颐妥善收藏起来。第二年,该客人又住在他家,叶绍颐将遗留物交还。遂结为异性兄弟,来往甚密。后屡赠巨款为叶氏置田建宅,并资助其他经营,以表感谢和结义之情。加之叶绍颐夫妇勤劳持家,善于经营,遂成当地巨富。叶绍颐后世子孙,继承祖上勤俭遗风,日富一日。至清乾隆年间,叶氏家族已是家财万贯,良田千顷,楼房林立。
http://s3/middle/6524b705tb42918325a02&690
http://s8/middle/6524b705tb429198235e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