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树文散文《杜甫的诗意栖居生活》

(2013-05-05 09:41:13)

杜甫的诗意栖居生活

 

 

   陈树文

 

 

西岭雪山在成都市大邑县。其山白雪皑皑,终年积雪,其水涧涧潭潭,回清倒影,蔚为奇观。

西岭雪山是离成都市最近的一座美丽雪山。雪山因大诗人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诗句中西岭一词而命名,因此名声不断远播,吸引来四面八方的游人,他们不仅是来爬山踏雪,玩雪赏雪,戏雪滑雪的,更深层的是追寻着杜甫的诗句而来,意境而来,脚迹而来,名气而来,一睹杜甫笔下西岭雪山的风采与神韵,雄姿与奇险。于是那些游人兼骚客的作家诗人,也留下了大量讴歌西岭雪山的诗文,深化了西岭雪山的内涵和外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当今的西岭雪山,已经不仅仅是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那个西岭了。当年的西岭,因为杜甫的那句名诗,只是活在他的笔下,活在他的向往诗性西岭的思维里,活在他那一代读杜甫诗的众多粉丝里,特别是活在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一千多年后追随者的顶礼膜拜里。

当今的西岭雪山已是二十一世纪的西岭雪山了,不仅可以从当年的杜甫草堂来,而且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来,进入西岭雪山的任何一个风景旅游景点。当年的大诗人杜甫只不过在西窗向往西岭而已。如果诗人能活到今天,能坐上带空调的旅游车往西岭走走,或者从茶地坪步行上山,或者从滑雪场坐缆车上山,或者在西岭任何一个带空调的宾馆住上几天,他都会有同“窗含西岭千秋雪”一样精彩的诗句出现在笔下的。但历史不能假设,历史只能就此打住,历史只能是历史。只要杜甫这一句名诗,就使西岭雪山名扬天下了。

诗人的西岭诗与西岭雪山如此有名,但我们却很少想到杜甫写诗的那个西窗,很少想到杜甫手握诗笔,凝神静思,挥毫疾书的具体神态,很少想到西窗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很少想到诗人写此诗时的具体感受。

根据诗人当年写此诗的具体记载,此诗写在成都杜甫草堂。但西窗在杜甫草堂的哪个位置?现今的哪一幢房子哪一间屋子?却令人不得而知。西窗的位置有待杜诗研究专家,考古学家,地下发掘工作者的进一步证实。

依据杜甫在成都杜甫草堂写下的所有诗歌内容判断,当年的西窗和杜甫草堂一样,一定是十分的破败凄清寒苍凋零。然而诗人的许多想法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关注,却是美好的和热情的。对于他生活多年的不十分起眼的草堂,不仅是含着西岭的千秋雪,而且草堂门口还停泊着从万里以外的东吴驶来的船只,草堂内的柳树上还有黄鹂的鸣叫,有白鹭的高飞……这就是杜甫作诗的西窗,就是杜甫栖居生活的最平凡的西窗,同时也是杜甫最富有诗意的西窗,也是杜甫看着窗外一年四季景色浮想联翩的西窗。

在杜甫栖居的西窗内,诗人的书桌是什么样子呢?笔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并不清楚,那时候,雕花绣朵的明清八仙桌还没有出现,造型别致的挂衣架也还没有出现。但我想诗人面对西窗的那间屋子,摆设定然丰富,因为他还有个作成都市一把手的市长诗友,在当年的成都给他以支持援助,给他以生活物质的保障,诗人才得以安心咏出千古绝唱。这就是杜甫写此诗时的那个时代的草堂实景了,这就是杜甫写此诗时既追求诗意生活又栖居别人檐下的双重心境了。

当今郁葱幽深的杜甫草堂,是一代代后人为纪念杜甫不断扩大规模的结果。当年的草堂只不过五七座茅舍。然而,当年杜甫写诗的西窗,破败中却充满着人间最伟大的诗意,这是现今的草堂无法进入的一个意境。虽然杜甫写诗的西窗现在还无法考证,被人们所忽略,但西窗更多地隐藏在一代代杜甫粉丝的心里。西岭与西窗,永远是杜诗中不可分割的两个载体,永远是杜诗中美丽而伟大的两个风景。

 

                   2010225日川西听雨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