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时北京2023年12月

标签:
天气杂谈文化 |
分类: 天气 |




月初,就预报了断崖式降温。仿佛为了蓄势,月初反而是反常的高温,让人在等待中惴惴不安。
13号,雪终于来了。已经记不清北京有几年,12月是无雪而温暖的了。“2000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比”,自从2000年之后,每次下雪,这首歌都会飘上心头,这次也不例外。更何况今年刀郎的《罗刹海市》成为了不少人一吐为快的助力工具,以及之后在种种圈层掀起的风暴,直至最近他宣布个人停更视频。雪,下吧。
一早就有雪、降温的预报,北京市更是发布了大学橙色警报,中小学在周二晚12点宣布周三听课,在家上网课。可天气预报的APP,一直没改中雪到小雪的预报,比如“墨迹天气”。这两年大家习惯的政府在天气预报方面的雷声大雨点小,都戏称雪会被逼退。周三下午,雪姗姗而来,迟,但毕竟到了。但不大。中间歇了歇,周四接着下。不大,但是不停。周四晚路面终于积起了泥泞,有轨交通出现了列车的事故,道路交通上有各种车辆打滑的视频,甚至有针对宝马车的隐浪。但,雪,停了。周五,艳阳高照,路面干净。
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和流感交杂袭击,病患率很高,但没有恐慌。没有指导,不少人自动戴上了口罩。人是会自主选择的。回望一年前,那种紧张、千钧一发的感觉,恍若隔世,隐隐有些忘记了。此时大家最紧张的,还是我们的股市,我们的金融,我们的经济吧。活着,什么时候都是第一位的。
寒流还是来了,冷得还冬天以尊严。一周左右的严寒,回忆起很多遗忘的东西。房间的金属窗框甚至室内部分都结了冰。不过到月底,由于月初的高温和月底的回暖,月均温度倒不太夸张,虽然是过去6年的低点,但甚至比去年还温暖一点。
就象空气指数,可见的南风数多、无风数大,所以指数差,和人肉感觉是一样的。当然,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让我还感觉有点不错呢。
但是我个人,这个岁末是在高烧中度过的。与流感无关,完全是肾结石诱发的一系列反应。30年前,高考前是我第一次得结石。现在大儿子要高考了,我又得这个病了。祝他成功!不开玩笑的是,这次让我痛感一些医疗制度的变态和无奈。奈何
奈何
前一篇:早晨7时北京2023年11月
后一篇:早晨7时北京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