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听郭延法老师执教《海滨小城》有感

(2018-11-16 09:31:00)
标签:

反思

教学

教育

分类: 2018-19学年教学反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听郭延法老师执教《海滨小城》有感
11月11日,我们语文教研室的郭延法老师执教了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海边小城》一课。听后受益匪浅。
《海滨小城》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小城美丽的景象。他用了五组画面分边是:海天的远景画、早晨海上日出画、渔船归来海边沙滩画、小城庭院画、小城公园画、小城街道画。作者用这一幅幅画面把小城的美展现出来,表现出了他独特的选材能力和高超的艺术概括能力。正因为这篇课文所表现出的这两种能力,本教材才把它选入进来。其目的彰然昭示,那就是让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在不同的地点安排材料写好景物。
在执教过程中,郭老师牢牢把握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郭老师上课一直是不疾不徐,不温不火,慢条斯理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在读题目后,郭老师首先分析题目,让学生知道题目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是“海滨”,一层是“小城”。郭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读书,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天空——大海——海天交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老师进行总结,课文是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的,我们在进行写景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指导学生朗读、学习,先让学生知道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树)这些树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结合读书,知道第一句在这一段的作用。学生通过读书,知道了第一句是中心句。接着郭老师进行写作渗透,让学生懂得,我们写作时,可以围绕中心句进行。
就这样,郭老师一步一步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