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小学低年级数学讲座:如何在家中使用数学教具

(2011-03-23 09:50:56)
标签:

数学

启蒙

教育

美国

纽约

讲座

教具

育儿

分类: 思考中
悦宝学校算是纽约州“五颗星”小学,平时给家长安排的workshop不少,但因为大多在晚上,和悦爸衔接不上,从来没有去过,前几天收到有关今天晚上讲座的通知,学校coordinator说可以带孩子一起去,于是最终还是去尝试了一次:悦宝比我还兴奋,她老爸特意早回来陪她,她挂着泪珠一定要去。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在家中使用数学教具(math manipulative),是由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来讲的,针对K、一、二这三个年级的家长。

讲座之前,对于这里所谓的数学教具,我还真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等到老师给每一位来听讲的家长 / 家长+孩子(有不少小朋友来)发下一袋袋各式各样的“玩具”,我才知道,哦,这就是他们所说的教具。总结起来,主要是这几类(实在不好意思当场拍照,只拍了一张在这里意思意思,类似教具的图片烦请感兴趣的亲们自己搜索一下,图片还是挺多的):


1、Pattern Blocks,是各种形状的薄形小积木,一袋一大堆(图中右上角的那一袋)。老师介绍,这种教具非常有用,孩子们可以一直使用到五六年级。低年级小朋友可以用它来学习规律排放(pattern),比如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再一个三角形,再一个正方形(这里所谓的AB型基本排放)。稍复杂一些,可以用它来拼图:用不同的小积木把某一个图形拼完整。从拼那些结构很明确的(一看就应该放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到拼那些结构很不明确的,可能有多种拼法的图,孩子们对图形的掌握亦在不断提高。

老师给我们看了下面这道题,要求以形状小积木来拼完整这两个相同的六边形,并且要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老师说这道题是五年前三年级的考题,很关键的一点是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拼。


另外,老师也介绍,这些薄形小积木对于低年级小朋友学习“对称性”很有用,孩子们可以用触摸、尝试的方式学习什么才是“象镜子一样”的对称形象。

2、Tile,1英寸边长的正方形薄片。除了可以用来学习各种难易程度的找规律、规律排放外,老师特别强调了一种叫“Ten-frame”十字格的东西。


如上图所示,十字格两排,每排5个格子,老师可以任意在若干个子里放小方片,让孩子们学习数数,加减。十字格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因为每一行是固定的5个,这样,小朋友们能够学会以形象看到的“5”来进行运算,而不用每次一个一个的数。比如上面一排放满方块,下面一排放2个,因为小朋友知道上面是5个,这样就从5为基点来算,立刻可以得到7。感觉,这对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有帮助。老师还举例,上一排都放满小方块,下一排放4个,小朋友们可以怎样得到9呢?有些小朋友会说5+4,也有一些会说10-1,这就教育了他们以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十字格教给孩子的就是从一个一个的数“数学”过渡到思考性的“数学”,视觉形象性使得这种过渡自然而容易。老师建议,没有小方块的家庭,可以使用硬币、钮扣等来进行各类小方块可以进行的活动和游戏。

另外,因为小方块的边长正好是1英寸,可以用来让孩子学习测量。老师说,从小培养“估计”的能力非常重要,也就是目测,目测训练得多了,孩子的目测水平会越来越接近实际测量,否则当他们到了高年级,为了应付考试再开始培养估计的能力,是非常辛苦的。而小方块可以很好的用来训练这种目测能力。拿来一支铅笔,或是纸上画的一条线,让孩子估计大概有多少个小方块那么长,然后再让孩子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这种有趣的测量游戏在趣味中提升孩子的能力。

3、Geo Board,几何板(照片里桔黄色的那块板)。我以前在悦宝的幼儿园里看到过这玩意儿,却没想到这个东西能作为一种数学教具。在一个有很多“小刺”的板上,小朋友们可以用所提供的皮筋围出各种图形。数学的概念就出现了:可以根据纸面的图形示意,在几何板上围出同样的图形,以此来学习点、间距、面积;也可以把一个围成的图形,用另几根皮筋来分割,学习分数等等。老师说,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个教具。悦宝也很喜欢,虽然对于不容易围的图形暂时“放弃”,但还是在几何板上玩得不亦乐乎,偶有打算给她去买一块来玩玩。


4、Tangram,就是七巧板。如何用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如何用三角形拼成梯形。。。老师说,不断地将图形拼接、翻来覆去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空间思维能力的过程,这种“玩图形”的游戏会将形象思维深化到理想的抽象思维。悦宝喜欢玩七巧板,看来以后应该陪她多玩玩。老师还说唐代玩转七巧板的故事,很自豪的说:-)。


主要介绍的教具就这几种了,还有一类就是回形针形的(照片上也有显示),用法跟其他差不多,就不赘述了。其实就教具本身而言,并没有太特殊的地方,但美国人对于如何使用这些教具,培养低年级孩子数学思维的方式,却值得学习。当然了,我不反对,美国人数学总体上远不如中国人,从那些GRE, GMAT的数学考试就看得出。但有两点,是值得学习的:

1、他们重视以形象方式进行启蒙教育。他们以触、摸、看这些最适合孩子的直接方式让孩子了解数学概念,而不是一上来就让孩子死记硬背,这对于后面能够灵活应用有着直接关系。

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她现在在交一年级的学生数的奇偶性,比如,偶数加偶数是偶数,奇数加奇数是偶数,偶数加奇数是奇数等等。这个东西,别说,我感觉自己也就是死记硬背,或者是弄两个数进去套一下,而这里却能够以小方块的形象表示让孩子们那么好记。老师用小方块把数字表示出来,偶数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伙伴(partner),当两个偶数放在一起,还是每个数都有一个伙伴,所以还是偶数;而奇数呢,就是有一个人没有伙伴,当一个偶数和一个奇数放在一起,还是有一个人没有伙伴,所以是奇数;而两个奇数放在一起,两个没伙伴的结成伴了,就成了偶数。呵呵,用方块排成两个小朋友一排的方式进行比喻,要弄错也不容易啊,这种才是打心里的学习。

2、他们鼓励发散性思维,培养以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孩子们具有创新性思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说,我对这次讲座还是挺满意的,接触美国人一些形象化的东西和教育理念,把给孩子的教育变得更生动,更深入内心一些。

老师还告诉大家一家可以买到这些教具的店,叫Teachers Choice Plus,我们这里附近有,打算明儿去瞅一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