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汾河岸上的村庄——河津市南里村之迷

(2018-05-12 19:58:10)
标签:

转载

       汾河岸上的村庄——河津市南里村之迷
      南里村位于河津市赵家庄乡的东南端,东临稷山县界,南处汾河河槽的伯底坡,是一个靠沟沿地带的自然村,沟壑纵横,阡陌曲折,全村两千余人,以薛姓为主,大都崇尚武术,是河津市有名的武术之乡。说来有其渊源,传说这里是大唐名将平辽王薛仁贵的故里,有石牌匾为证。
    3月28日上午,我有事去赵家庄乡的义唐村,带着疑问和好奇,顺便到这里看看。
    小车顺着张柴路南下,快到伯底坡前,路西出现一条硬化了的小路直通南里村。进村问人,才知道村的南北各有一个老式门洞,门洞上留有文字。

  来到村东南的沟边,果然看到一个砌有箭楼样的砖筑城门,座北朝南,城门东是一个照壁,遮掩着后面的荒沟。门洞顶呈圆形,细看门洞上的牌匾,“古龙门镇”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是村寨的南大门。进入泥沼满路的古门洞,沿沟北边和西边都是村舍人家,东南是荒沟,杂草丛生,酸枣树高过人头。

   http://s14/middle/51105366tbc4969213c0d&690

                            (南门洞正面照片全貌)

   http://s8/middle/51105366tbc4967603c17&690

                    (南门洞正面照片及牌匾文字)

  http://s9/middle/51105366tbc4967fa9c58&690

                              (南门洞背面照片)
     http://s11/middle/51105366tbc49688a78ca&690

                         (南门洞背面东侧荒沟)

  为了看到“平辽王故里”的牌匾,我们掉转车头往西北,并不时问路人如何走。一个穿着入时的村民热情地自愿带我们去,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薛金山,原在煤矿工作,现退休在家。于是左转右拐,来到村东北的城门洞前。
    这个门除了和南门有相似的箭楼外,两边墙高巷整,从门洞向南望,房舍整齐,路面硬化,是一个较标准的巷道。抬头望,“平辽王故里”的石刻牌匾就嵌刻在门洞顶上,字迹工整,有点楷兼魏体的风格。

    
http://s16/middle/51105366tbc496a3dd90f&690

                          (北门洞正面及牌匾)

http://s4/middle/51105366tbc4987637ef3&690

                       (北门洞正面牌匾特写)

 

http://s4/middle/51105366tbc496acbb663&690

                            (北门洞背面)

  在“平辽王故里”牌匾的右首提有小字数行,可惜太高看不清楚,是题词本意或标注说明?还是另有其详?是为迷一。
    现今基本上统一的认识是,薛仁贵故居是河津市的修村或黄村。我观察了这里的环境和地理位置,这里南下距修村、黄村都不算远(约三五华里),与白虎岗基本毗连。为什么这里有“古龙门镇”和“平辽王故里”的题字呢?这里是否也是薛仁贵的故居呢?是为迷二。
    据薛金山讲,这个牌匾和南门的牌匾都是本村一个民国时的县长所提,这个县长名叫薛作霖,字雨三,曾在七个县任过县长。
    为了了解老县长薛作霖的情况,我们在薛金山的带领下,专门到村西看望了老县长的墓志。去年才修的碑楼高高耸立在青青的麦田边,碑楼两侧的对联是:东来光耀古耿地,西归星殒桑梓天。横批:名垂青史。

         http://s8/middle/51105366tbc496de088f7&690

                         (薛作霖县长碑楼全貌)

         http://s8/middle/51105366tbc496e6524f7&690

                         (薛作霖县长碑楼正面文字)
    从碑后的铭文里,我们了解到薛老先生生于一八九二年农历二月初三,系薛仁贵后裔。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专业,一九二零年到一九三九年,先后任繁峙、房山、襄垣、高平、孝义、醇县县长,为官清正廉明,颇有建树。一九四零年赴任汾阳。一九四六年在家赋闲时研究薛氏文化,后不幸被土匪杀害,时年五十五岁。

         http://s10/middle/51105366tbc496f127329&690

                      (薛作霖县长碑楼背面文字)

    在南里村,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情况。那就是,在南门洞西边的南北走向村路上,有一个高大的碑楼,座西朝东。它的后背远处大观可见,而正面因紧靠房屋,很难窥其全貌。碑的对联气派很大,因风雨剥蚀看不清楚,大意是:德比鲁子敬,行合孟尝君。

 http://s12/middle/51105366tbc496571187b&690

                        (薛国栋碑楼正面对联)
    此碑是为纪念国子监太学生薛国栋字子材所造,宣统三年立碑。碑上有许多文字看不清楚,立碑人好象是诰授荣禄大夫前获山东道河南后补道愚弟黄履中(?)。

      http://s12/middle/51105366tbc4966c97fcb&690

                       (薛国栋碑楼正面文字)
      回家查县志及网络,未有其闻。
    薛国栋先生何许人物?有过什么重要事迹?此为迷三。
    因时间有限,不及细勘,故发此文,有待本村知情人或业内人士详解共商榷。


                                                                                                      薛世平
                                     2012年3月29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