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匀百子桥,因当地唐姓家族筹建也称唐家桥,建于当时城北的剑江河之上,桥长140米,宽8米,高11.5米,结构为七孔石拱桥,因为历史悠久并且多次扩建装饰成为都匀桥的典范。故都匀当地有一顺口溜“都匀大桥头”便是说这百子桥,用当地话说朗朗上口,却也能成为为难那些不熟悉本地话的访客的玩笑。可见百子桥已经深深融入都匀人生活之中。

(今年中秋节拍摄百子桥留念)
唐文升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捐资准备在城北的剑江河上着手创建一桥,花费五年时间的修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落成完工,并定名白子桥。因其有此修桥善举,当地知府孙廷相便为他题了一匾“功半洛阳”。
有亭被唐文升的后代又在桥上添建,名曰“耸翠亭”。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官拜贵州学政的洪亮吉登亭观赏河岸美景而诗性大发,而创作《登剑江耸翠亭望西北诸山》一诗。
“耸翠亭”因战乱在咸丰五年(1855年)被毁,三十年后的光绪十一年(1885年),唐家后人唐泽芳修复了桥亭,当时都匀知府罗凤仪为嘉奖唐家的这个善举也效仿前人书一匾“缵绪宗功”相赠。
河清朝末年剑江曾经遭受频繁洪灾,桥基因此受损,最初建桥者唐文升他的第六世子孙唐树衡合家族之力倾力修复百子桥,此桥尚能保存至今。

有关洪亮吉的《登剑江耸翠亭望西北诸山》——
登剑江耸翠亭望西北诸山
沿流都有鹭鸶飞,空翠时时沁客衣。
忽讶危崖突人影,似惊鸣镝启山扇。
回潭西去绿沄沄,一角楼台上夕曛。
倾耳却闻空际响,入山云斗出山云。


近代:1944年底日军入侵黔南,当时的守军炸桥逃跑,桥毁坏后又得以修复。

当代:解放后仍旧是作为公路桥用,并在桥两侧增加了人行道和铁护栏等设施。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附近另建斜桥代替其成为公路桥,然后相关部门在桥上修建了中国古典风格的桥顶,两端修建六角攒尖顶桥亭代替过去的“耸翠亭”,也可称新“耸翠亭”。桥头两侧安置了石狮。至此,百子桥社会功用有了改变——成为都匀民俗文化重要的交流点之一。

在1983年被都匀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雨桥头卖货郎

桥头摊贩

这个生意不错,大人孩子喜欢玩


百子桥头老的都匀火车站,这里有我太多回忆

桥头微一侧公园





州医院门前这家菜馆


西山公园门口铁路旁拍摄

都匀大十字

文峰公园内长廊



27路车站

黔南州政府

商场开业

公安局

社保局




转盘,左转即可往都匀经济开发区

剑江

环保局在一个米粉店里

剑江旁边小别墅

港龙,曾经都匀的高档酒店,如今周围高楼林立

国庆到了,拍一张,留念

开发区环卫人员

火车站售票处,谐美资询车票,最终10.14日

三楼有人结婚,今晚气球挂上,喜气洋洋,明早起来,气球已破,是否说明结婚了?
漫漫人生,风情都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