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旅行新发现
旅行新发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42
  • 关注人气:1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2011-02-11 22:08:00)
标签:

花卉

巴西木

花香

香气

蒲公英

巴西木开花

行者无疆

李际铭

休闲

分类: 【原创】花鸟虫鱼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据介绍,巴西木从种子到青春期,需要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一般要长几十年后才会有开花迹象。据称,巴西木开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花香浓烈,但并无毒害,相反,它还会吸收二甲苯、甲苯、三氯乙烯、苯和甲醛等有害气体,适合放在室内养植。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每天下班一打开门时,就能闻到满屋的香气,沁人心脾。花期每天下午四点,巴西木打开朵朵香气四溢的小花,像张开双臂欢迎主人回家,并以一夜的辛劳将居室沉浸在沁人心脾的芳香中,直把梦乡变成梦香,以回报主人平日的栽培和呵护。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每天早上六点百花收蕾,欢送主人起床去上班。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特将其倩影搬上网络。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据说,巴西木一条花枝有上千朵小花,每朵小花只开放一天就凋谢了。实际上,我这里反反复复开了10多天才凋谢......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据网络资料介绍,此花开过后如竹子般,进入生命尽头,我的观察,她实际上会活的更好,不意味着死亡。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仔细观察花朵会发现,在花栖处布满许多透明液滴,有人称为花蜜,只因花开在室内,无昆虫光顾,才聚集起来,流溢出来,煞是好看。

 

此木神奇,此花美妙:我家种的巴西木开花了【李际铭身边的故事02】

                                    珍贵吉祥的巴西木花

 

                                                                                                       (完)


 

 

以下文章为转载----------------------------------------------------------------------------

 

 

                  巴 西 木 开 花

 

                                            罗文

 

 

    “咦,这是哪儿来的香味?”

    今年初夏的一个晚上,我正伏案埋头临帖,不觉一缕细细的香气飘然而至,不禁有些许的惊奇。少顷,那香气渐浓起来,我则越发疑惑了。举目搜寻,哦,原来是巴西木开花了呢,白白的一串,羞怯地含着笑意散发出香气。

    说实在的,尽管朝夕与共,我却从未十分在意地关心过巴西木,不知道它何时打了骨朵,又何时含苞欲放的。不十分在意,并不是冷落,其实,在心底深处,我对巴西木还是怀了敬意的。因为亲眼所见一些朋友养的巴西木总难打起精神,蔫蔫的,不容易养活;而我们的这株则健壮丰伟,已经四五年了,仍然叶厚茎绿,生机盎然。我还牢牢记住了那位大姐叮嘱的话:“天即使再热,也只能每个月浇一次水。要浇透。”而且还记下了她说这话的日子,所以,一到每个月的26日,就会如期给巴西木浇水。这待遇便不同于室内所养的其他花木了,吊兰、杏叶藤、仙人掌、橡皮树、玻璃翠,有时见盆里的土有点儿发干了,才赶紧浇了水去。要说还做些什么,只不过为巴西木换了换位置,把它从东墙脚,移到了西墙根,可以多晒一些透过窗子的阳光。除此,就再也没有了对巴西木的恩惠。

    没想到巴西木并没有计较是否有人关心它,以及关切的程度如何,却以开花时那特有的芳香来回报了,这倒让我在感动的同时,觉得又有些歉疚了:因为这福分得来的过于容易,而自己付出的并不够。

    夜色越来越浓,巴西木花的香气也越发浓烈了,不久便充盈了整个屋子。

    “好香啊!”几个一起上夜班的同事齐声赞叹。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是巴西木开花,甚至还有人不相信巴西木会开花呢。然而,当他们看到巴西木的顶端吐出的花穗时,却更多了一份惊喜。

    我对于巴西木,可以说了解甚少,前几年只在朋友家的客厅里见过,有时逛

    花卉市场,偶尔也能见到其亭亭玉立的身影。我常常奇怪这世上植物的千姿百态,比如这巴西木便是:一根光秃秃直挺挺的白褐色树干上,冒出一个绿芽,便会直直地长出绿的枝梢来,不见丫杈横生,绝无旁枝斜逸;长长的叶子层层纷披,与玉米叶极为相似,郁郁葱葱,充满生机。花也不同寻常,自顶端而出,独独的一枝绿茎上,串结了一个个丛集而成的球形花冠,每个花冠像蒲公英一般,却比蒲公英厚实得多,密密地集簇着一个个细柱似的小小花蕾,从深绿色的花萼上向外延展,泛着淡绿的光,夹杂着些许的黄色;开放时则状若喇叭,洁白如雪了,那长长的白色花蕊探出花冠,展示着无限的娇媚。

    人间尚春色,花开更怡人。自古以来,人们爱花,养花,咏花,叹花,一些文人雅士,则喜欢把各种花草鸟虫人格化,并且大都被赋予了人生的况味。幽姿淑态弄春情的海棠,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轻肌弱骨散流霞的秋菊,凌寒独自开的腊梅,无一不是如此。然而,在我看来,花草树木本身并无本质区别,无论是华贵脱俗高洁清傲,还是朴素淡雅野逸生拙,都以各自的不同方式创造着美,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感官享受,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正如人类文明创造的各种艺术一样,只不过大自然的神奇之笔,人类永远无法企及而已。世间万物本无语,莫与他人论短长,也许可作为艺术追求的品格修养吧。

    夜越深,巴西木的花香越浓了。浓重馥郁的花香,伴着丝丝甜味,溢满房间四处,后来居然从打开的房门飘荡至走廊里,在电梯间就能闻到迎面扑来的那特别的花香。与巴西木花香相比,桂花浓而伤于腻,米兰醇而流于厚,茉莉幽而损于艳。这种独特的香味,绵长幽远,印象深刻。

    夜间花香浓郁,白天却消弥了香味。次日上班时,只见巴西木一如往常

    静穆自守,与窗台上映现的绿色共同为我的办公室增辉,昨晚的花香仅残留在记忆里。细瞧,才发现那一朵朵细小的花柱儿缄口不言,正在闭目养神呢,早已将香气收了去。原来,这巴西木开花如同夜来香、合欢树一样,只到了夜晚才开放灿烂,散发美丽。是怕白天过于嘈杂受了惊扰吗?还是避开阳光下的热闹而喜欢独处呢?巴西木是用夜色酝酿一种娴雅的诗意吧。果然,到了傍晚花香盈室而出,气味比上次更浓重了。许多花柱争相张开了睡眼,精神倍增,一阵紧似一阵地发散着香气。那细小的花瓣上,沁出了一层黏黏的汁液,后来就积成了晶莹的珠儿滴下来,像是巴西木开花时流下的喜悦的泪水。巴西木特别的香气,蕴涵在花的魂魄里,难怪这花香迷人了。

    后来才知道,巴西木不仅只是夜间开花,花期也特别短,三天一过,那丛簇集结的花串便渐次萎靡了,痕迹所余,但见香气化成的泪珠儿还作着某种留恋。这世界也许本来就没有真正理想的圆满,美往往因为残缺而存在。巴西木的花期短是短了,但也正是这短短的花期,爱美的人才对巴西木开花倍加珍惜。又翻阅资料得知,我们所盆栽观赏的巴西木,其真实名字应该是龙血树,并非巴西所产的国树巴西木。之所以为其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在于借用了巴西人赠友人巴西铁柱茎段的习俗。这种树性喜充足的阳光,耐阴耐干燥,只需阳光、空气和极少的水,靠自身潜在的能量就能很好地生长。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其习性,往往就认为其好看难养了。

    巴西木开花在南方实属平常,在北方则有些稀罕,因而有人就把开花的巴西木称为吉祥树,在北方见到巴西木开花,就是遇到了吉祥。由此,我更感念那位大姐了。她在退休前把精心伺养的花草全部留给了我,让我生活在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楼里,实际却如同时常处于绿色的草木间,怡愉身心,得益健康。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这是他人养花我受花香。于是,我对这花香不禁心存敬意。同时又想,一个人如果享受了凉阴与花香,也应该创造着凉阴与花香才好。每个人如果既是凉阴与花香的享受者又是创造者,那么,我们的这个世界将会春色不老,花香常新了。转自《大河网》

--------------------------------------------------------------------------------------------------

 

  巴 西 木
 
挺身自然高百米,
缩影盆中亦称奇。
平时绿叶换氧气,
花期枝头舞香旗。
百日浓郁待积蓄,
一朝怒放竟飞驰。
任君裁为多少截,
留下气节自成诗。
 
   转自武晋先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