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船税争论不休最尴尬的应该是谁?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与转载】美丽地球中国行 |
其实,作为资产税收的车船使用税,要征收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关键就在于,它需要从社会大众的承受角度来考虑征收问题。因为汽车本身就是不小的消费品,如果不考虑广泛意义上的承受力程度,不仅仅是对轿车进入家庭会增大了负担、还会对汽车发展有着非良性的影响。正是处于这些综合方面的原因,对车船税的争论之声才如此的巨大。
保证好消费环境就是在保证巨大内需
对于广大的汽车消费者而言,保障他们的消费,其实应该是最核心的要务。从大的角度上讲,广大的消费者的踊跃消费,正是国内巨大内需的有力支撑。这些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壮大,是与广大汽车消费者的积极消费密不可分的;而从小的方面上讲,国家正在酝酿“十二.五”期间还富于百姓的全民工程,各种随意向百姓“伸手”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国家大方向的要求。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车船税只有建立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础上,才能具有更好的说服力。同样也只有将征税办法,建立在广大消费者可承受的基础上,才能够使车船税顺利的得以实施。毕竟!收税的初衷是从调节汽车使用层面为出发点的,如果影响到国家还富于民的大战略、触及到百姓消费的承受力底线,都说明税收存在着很大的可商榷之处。
按理说,最为收税的方式来协调市场的消费,本该是可以理解的。况且,税收也是要用到行业的基础在建设上,提出税收本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税收是在行业受到物价综合指数上升影响的情况下提出,就存在着提出税收时间上不合时宜的问题。也就是说,消费环境压力本身就很大了,在这个时候提出要征税,显然是很难被广泛接受的。要想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就需要先解决汽车消费中遇到的不合理问题,如用行政手段先解决燃油不合理加价问题、解决道路交通拥堵所带来的无形耗能问题以及解决公路乱收费现象问题等等,都是为合理收税扫清消费者心理障碍的关键。只有这样,消费者按章纳税的公民义务才能自觉地被调动起来。
车船税为何不能影响到汽车发展
客观的讲,汽车要高速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比短期的注入资金、比给足了优惠政策都要重要许多。对于现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既不缺少资金、更不缺少政策,欠缺的就是营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以及良好的消费氛围!而这两大方面,恰恰都是建立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这就需要从发展硬件与发展软件两大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对汽车的发展形成促进。
发展的硬件自不必说,国家长时期的不断投入与拉动,已经为汽车发展创在了很好的硬件条件。而发展的软件问题,就需要建立在保障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人性化管理以及人性化的引导消费,才不失为现阶段最需要完善的方面。像大城市所出现的堵车问题,如果有关方面只知道限制车、限制行,非但不能长久的解决拥堵问题、还容易造成让人感觉到汽车消费环境不利的局面。这样,就等同于逼着消费者远离汽车。而在征税的问题上,也应当首先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并协调好各方面的保障,才能更好的说服消费者。所以说,无论是征收车船税、还是解决消费环境问题,不能解决好主次与轻重缓急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汽车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
至于,征收车船税问题上的意见多多,并不是最尴尬的问题。因为,更多的倾听民意,才是日后更好收税的先决条件。而代表着征收主体的有关部门,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应该让消费大众心服口服。如加大对公车消费的限制、强化对破坏汽车消费环境行为的治理与处罚以及对豪车的管理从严等等,都是最好的具体铺垫。相信,有了这些利民举措作保证、才不至于使相关部门在征税问题上出现更多的尴尬!
作者:凌 然(本文系供车168独家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