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专利积累能折服业内人士与媒体,但并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毕竟他们买回到手中的是一部组装完成直接上手体验的手机,而非专利说明书或设计图。在把一系列充满技术创新和实用专利的元器件变成一台智能手机的过程中,生产工艺、质量管控则是真正产品品质的命脉,我也为此对OPPO的生产制造流程以及品控关卡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了解。
先分享一个关于OPPO生产线中一个重要的数字:6亿元。是的,6亿元人民币只是OPPO为更高的主板制造品质而在自己生产线其中一部分——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工艺)中心总投入的资产金额,这也让OPPO拥有了全行业内最适合生产手机的SMT生产设备,包括世界先进的SMT高速、双轨主板生产线、FPC生产线,以及配套的校准综测生产线,这些保证了每一块装入OPPO智能手机里面的主板的品质。
其实,从生产体系的最开始——物料采购开始,OPPO就被很多供应商们形容为“苛刻”。物料认证首先就要通过四道程序:选型评审、设计评审、试产评审、可靠性试验。能有幸入围的供应商,不仅必须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还需得能长期保持物料的高品质;严苛的可靠性试验,所有物料必须经过试验中心严格的可靠性试验验证,比如高低温储存试验、冷热冲击试验、化妆品试验,人工汗液试验等,同时OPPO还有一项业内较少使用的破坏性物理分析,通过拆解、切片等手段来杜绝不良品。另外,OPPO还从2011年开始将技术工程师纳入供应商选择体系,每个项目的物料选取采购都需经过专业技术工程师的检测,这在业内绝对是鲜有的。
在OPPO手机总装车间内设有20项检测关卡。通过人工“听、说、摸、拍”,检测产品的通话装置、录音、拍照等,而对于一些人力无法准确感知的使用体验,OPPO还在2014年斥资引进自动化检测设备,对霍尔传感器、3D陀螺仪等在内的44项功能进行精密检测,最大程度保证每一部手机的用户体验。例如,为了测试录音效果,OPPO生产线上的录音检测员工,要对着每部手机说三声“喂、喂、喂”,一年下来,说过的“喂”超过上千万次。而为了测试拍照效果,一线员工要对着10毫米,20毫米以及2米的色彩图进行对焦拍照,负责这项工作的员工也被OPPO内部调侃为“全世界产量最高的摄影师”,辛苦可见一斑。
不止如此,据我的了解,在OPPO生产体系中一部高品质手机的诞生,还需经过OPPO品质实验室多达一百三十多项的严苛测试。在这个品质实验室中,一台原型手机要经过通过130多项模拟真实用户使用场景的各种项目,比如:担心用户因为错误插拔而导致USB不能正常使用,OPPO专门设置了试验将USB摇摆3KG压力插拔5000次后手机功能仍正常;模拟用户不小心跌落手机的滚筒测试,将手机丢到高1米的滚筒中,不断旋转,跌落150次后拿出还必须能正常使用等。
今年恰逢OPPO品牌首款产品诞生的第十个年头,十年做诚品,OPPO从产品生产到内部管理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至美产品需要的不只是生产工具和方法,更需要有极致的思维和精益求精的精神。OPPO一直秉承着“打造伟大产品”的信念,而每个层级和岗位上的员工都是OPPO品质的“守护者”,在这样一群人的努力之下,才得到今天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这真不是突然的一夜成名,而是持续的厚积薄发、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