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扫食记 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标签:
番禺吃蛇集北水蛇粥蛇杂蛇蛋蛇胆炒米粉铜盘秘制蛇 |
分类: 珠三角粤菜经典 |
http://s15/middle/651d18b7g76502c5d122e&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集北”是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的一个地名。
顺德十镇,镇镇出美食,大良有炒牛奶、双皮奶、野鸡卷;勒流有水蛇羹、烧鹅;伦教的伦教糕、羊额狗仔鸭;陈村的陈村粉;杏坛的八宝酿鯪鱼;均安的吊针鸡、均安鱼饼;容桂的鸡仔饼、四基猪肝粥;北滘的虾仔云吞、钵仔禾虫;龙江镇的集北水蛇粥、煎堆;。。。。。。。太多太多,一样样地数出来,恐怕是“罄竹难书”。
在广州,只要提到“水蛇粥”三字,必会联想到一家粥店,这粥店就叫“集北水蛇粥”,位于番禺的迎宾大道一处高架桥下。位置不算好找,但只要在导航上输入番禺市“龙美村”就能寻到。
这里俨然已经形成了一条“水蛇粥”街,十几家打着水蛇粥的招牌,但当地人唯独就认路口的第一家店为正宗。
难以置信,深夜10点多的时候,这家位于市郊的粥店内竟然没了位子,外面停车场和高架桥下都坐满了远道而来的食客。虽说此时室外温度还不到10度,但这并不影响广州人对美食的狂热追求。
http://s8/middle/651d18b7g76502c67b6e7&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广州人喜欢讲“意头”,讲小蛇会不好听,他就说是“中蛇”,那么中蛇怎么办?很简单,就叫“大蛇”咯。然后大蛇叫“蛇王”,以此类推,直至“特大蛇”。其实每个级别蛇的重量差别也就2两左右。
春节期间,所有价格均有上浮。估计一是采购原料提价,二是服务行业的加班费。
http://s14/middle/651d18b7g76502c70dfcd&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既然叫做水蛇粥,那蛇用的肯定是水蛇了。各种水蛇按重量大小,分别置于6个大桶,任选。
http://s10/middle/651d18b7g76502c7b8c29&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有人对吃蛇不理解甚至极其排斥,有笑话说,山东淄博的商人到广东跑生意,吃饭时发现一汤鲜美异常,汤锅中的肉段多为圆形,这客人以为是鸡脖子,问过才知竟然是蛇段!遂掩袖奔走至门外,吐得一片狼藉。。。。。
那么,广东人为什么对吃蛇喜好尤加?
这是地理因素所决定的:首先,广东地处岭南中部,雨水充沛,植被繁茂,适合蛇类繁殖。因此又带来另一个问题---高温、湿气(古称瘴气)重,当地人暑湿所居,而蛇这种冷血爬行动物,恰恰可以帮助广东人解决清热去火的问题,算是食疗的一种吧。
对此,古人有以下的研究和看法:
若患风疹疥癣、杨梅疮、痘疹,可将蛇肉煮食之,也可用酒浸之外涂。
蛇胆苦咸寒,可用于风热目疾、视物不清、痔疮红肿、皮肤痈疖等症。
《本草纲目》指出,蛇肉能“除手足风痛,杀三虫,去死肌,皮肤风毒疬风,疥癣,恶疮”。
《开宝本草》指出,“乌蛇,主诸风瘙痒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
就连苏轼这个老饕,被贬岭南期间也留下了吃蛇的证据。《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起阅文书,得鲜于子骏所寄<杂兴>,作<古意>一首答之》里有这样的句子:“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大文豪太喜欢吃羊肉了,而蛇肉和蛙肉吃起来竟然有那么点羊肉的意思,连苏东坡这么刁的嘴都说蛇肉好吃,看来是不会错了。
http://s4/middle/651d18b7g76502c833383&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吃粥,要的是味道,小水蛇足矣。我说要一斤“中水蛇”做粥。那捉蛇的阿叔好生了得,我话音未落,他如脱兔般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只手同时抓起几条蛇,另一只手挥刀就剪。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前后绝对不到3秒。
我顿时看得傻了眼,难道这就是江湖中失传已久的“少林龙抓手”?
http://s5/middle/651d18b7g76502c970504&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这位阿叔不但捉蛇迅猛,辨别蛇重量的眼力也堪称一流。
网上说的“点蛇时都要超量”现象果然存在,我明明说要的是一斤,他硬是给拿了一斤八两出来。看吧,蛇虽然还在扭来扭去,但已经身首异处了,还能退回八两不成?我说你能不能称好了再剪头呢?杯具嗷。。。。
http://s1/middle/651d18b7g76502c8c55d0&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另外再要两条“蛇王”级的,选“秘制”做法。吃大蛇,图的是肉厚,口感好。
http://s10/middle/651d18b7g76502ca1ac09&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另有海蛇,价格稍贵,每斤150以上。不过还是比大酒楼便宜些许。
http://s1/middle/651d18b7g76502caae6c0&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熬水蛇粥是费时的,广东人常喜欢用“老火(慢火)”炖汤和煮粥,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广东女人可以不会做饭,但不能不懂熬汤,汤在粤人的日常生活中是最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经常在香港电视剧听到一句耳朵快要起茧的台词:你回来啦?我熬了汤,快喝吧。
等熬粥的时间,可以来点其他招牌菜垫肚子,比如这煎饺。
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奇怪,广东的饺子都是按“打”算的,一打就是12个,半打也应该是六个才对。没错,店家说卖完了,只剩4个,不方便算钱。
我哪里肯,说4个就4个,照样给你算半打的钱,只要好吃就行。
结果端上来时给了5个。乐坏了。开吃!
味道很清爽,馅料有大粒的马蹄,让每一口都感觉脆甜,另有肉末、小葱、胡萝卜粒。。。。不失传统饺子的鲜美。还有值得称道的是“煎”的功力,口感不干也不水,说明水分控制得恰到好处。面皮煎得香酥又不失劲道,5个煎饺眨眼就被扫荡一空,叫服务员撤碟。
http://s6/middle/651d18b7g76502cbb95b5&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煎饺落肚,意犹未尽,对厨师的技艺完全有了信心,又叫了另一招牌“鸡粒炒米粉”。
上来就是黑人爸爸跳高---黑老子一跳!传统的大铜盘,很久没见到过了。用铜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养眼,而是由于铜盘热得快,所以先将铜盘烧热,再将菜盛入,这样可以令食物持续加温。有人问为什么不用铁盘?很简单,因为铁制品一旦变冷,会将铁的腥气传给食物。
说是鸡粒,其实是鸡块,总共约有半只鸡的量。鸡肉用生抽、蚝油和料酒等调料炒得幼嫩、鲜香,完全没有纤维质的存在。而米粉更是一绝,每根米粉都吸足了鸡肉的香,上面附着油和生抽,但绝不油腻。更难得的是米粉根根不断,弹性十足,略带嚼劲,却不会像嚼皮筋那样让大牙受累。还有,还有错落当中的豆芽,这种多汁又清淡的蔬菜正好中和了米粉的偏干的口感。
其中的洋葱、蒜粒、姜片与蒜苗经过大火的爆香,又给这盘美味锦上添花。吃这盘菜,简直是享受厨师流露出的心意,还有那独具的匠心。
http://s9/middle/651d18b7g76502ccaeeb8&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再看盘底,绝无油迹。让每一根米粉都油光发亮,不多也不少。功力何止是到位,早已炉火纯青。
http://s9/middle/651d18b7g76502cd59148&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广东人煲汤或煲粥不同于其他地方,他们首先对炊具有讲究,用的是厚厚的陶锅(或砂锅)。汤则慢慢煲,煮熟后还要小火焖四五小时,认为这样才能原汁原味。去饭店吃饭,讲究的食客还会提前一天或半天跟店家“订汤”。
此时此刻,已经完全不具备“老火”的条件了,但这罐水蛇粥也足足煲了40分钟才上来,想吃美食。没有点耐心还是不行。
http://s2/middle/651d18b7g76502cdebcc1&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说是水蛇粥,不如说是炖水蛇更恰当些。一勺舀下去,起来的尽是蛇肉。水蛇开膛去皮,蛇肉细嫩粉白,蛇皮与蛇杂统统混在一起同煮。粥底另有红枣、枸杞、莲子、陈皮。。。。。。选定这些配料很讲究,既要衬托出粥的醇厚,又不能夺去蛇味的鲜。
更令人称奇的是蛇蛋!居然吃到了还在形成中的蛇蛋!一个个蛇蛋如莲子般大小,颜色嫩黄,像项链一般串起来,有趣得很。可惜了,当年赵本山的小品“扯蛋”怎么没想到拿蛇蛋做道具呢?
蛇蛋口感又脆又粉,清甜而鲜美。想当年《鲁宾逊漂流记》所描写的海龟蛋滋味也不过如此吧?
继续打捞,喜出望外!几乎每条蛇都有蛇蛋,共得三串,赶紧大快朵颐。
http://s1/middle/651d18b7g76502c53d6c0&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蛇杂,广州人亦称为“蛇润”。他们吃蛇也就罢了,就连蛇的内脏,一个也不肯放过,对此,我五体投地地膜拜。为何?因为这蛇杂比蛇肉更为美味。尤其是蛇肚与蛇肝,一个脆嫩,一个脆粉,鲜美异常,越吃就越想吃。
至于墨绿色的蛇胆,那就更是蛇的精华所在了,虽说咬破后口感苦凉,但本队长能吃苦,亦耐劳,面不改色地连吞3粒。估计今后全年不会再有喉干燥热的机会啦。
http://s9/middle/651d18b7g76502ce7d648&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粥很稠,很浓,润滑无米,是因为米浆的胶质熬出来,与水交融。
喝一口,很有味道,没有味精,却远胜于味精。水蛇的鲜美完全熬到粥水里面了,蛇肉不吃也罢。
http://s11/middle/651d18b7g76502cf4119a&690之(番禺“集北水蛇粥”)" TITLE="珠三角扫食记
秘制蛇段,味道足,肉也嫩,可惜甜得有些过,糖放多了。
吃饱喝足出门,已是凌晨12:30,仍有源源不断的小车涌来,店家上座率依然保持在八成。唉,这些广东人,实在是“为食鬼”。。。。。。
不得不说,这家出品的东东很有吃头,但厕所的卫生就令人不堪了,又脏又臭,就像70年代上过的农村茅房,站着进去,呕着出来。
消费共计 : 274元(不开票、不打折,不含酒水)
煎饺半打(少1只) 15元
鸡粒炒米粉 30元(大大盘,超值啊!)
余下就是几条蛇的钱了,比起荔城蛇园来要便宜得多得多,但性质完全不一样。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