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三角度看穿当前的震荡市
早盘震荡的盘面,上涨的主题概念依然是印钞后的资产、资源等成本上涨概念,包括稀土永磁、稀缺资源、黄金股、有色金属、新材料等板块,它们还是依旧比较强势。
明显处于弱势的是金融股,券商、银行和保险在加息后第二日拉高出货,造成了疲软之势。这种忽悠在农行表现最为明显,一口气拉了3.10元,但是,最近是一路出货,和当年的中石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就是这样,很多人还在忽悠说产业资本不会减持呢?谎言终于破落,银行股等大盘股从此就处于高压抛售状态。
如何看待“流动性过剩”和“通胀”的压力。明确的说,这两个概念都是忽悠。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必须将货币资产区分五类。一类是货币在一般商品上的流动性,即我们说的CPI,一种是在实业商品的流动性。这两种同属于我们经常说的流动性。还有一种是在资源和资产商品中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的变动。第四种和第五种分别是储蓄和非流动性的货币资产。现在的情况是,实业流动性萎缩,货币都跑到资源、资产类了,请问这是哪门子的流动性过剩?请问这是哪门子的通胀?
诸君看好,现在的问题是,货币供给的增加,直接倾倒在D和E,以及B上。但是,A和C才是真正的经济推动的关键,即真正的投资和储蓄。但是,现在是,A和C是萎缩的。这个时候,不是实业的“流动性过剩”,而是负债的增加,资产价格上涨其实就等于负债的增加,因此,所谓|“流动性过剩”实质上是货币直接的债务化,谈什么通胀压力?还谈什么流动性过剩,还指望什么加息和上调准备金来遏制“通胀”和资产泡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