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中小盘股多次冲击历史新高,在今日三大权重板块集体疲软的同时,题材股妖性不改,继续发妖。稀土永磁、锂电池、有色金属、新材料等泡沫化板块,越吹越大,而深圳捉妖,不但没能捉到妖股,反而妖股越来越多,涨得越来越离谱。
今天权重股跌得很重的原因有三条:一是,目前银监会正与商业银行商讨按照贷款总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可行性方案,初步商议大型银行的拨备/总贷款的比率要达到2.5%,股份制银行要求达到2.4%。如果这一方案确能出台,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对贷款的风险控制力度,尤其是加强对中长期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的防范。但是也有声音认为,这一方案可能会严重影响银行的放贷意愿,而多提拨备也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是对银行地产都有打击的消息,《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终于浮出水面。这被认为是继8月5日银信合作新规之后,监管部门整肃信托业又一重拳。此前,为控制商业银行利用银信合作大规模地发放表外信贷,银监会于7月初口头叫停了银信合作业务。
三是清查空置率,这一点对于房地产来说,本来没有任何影响,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一点也被视为房地产的利空了。
题材股妖性重现,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人喜欢“妖”,自古以来,越是“妖性十足”的话题,越是传得津津有味,越是能够引起兴趣的话题,越是能够变成“神”,股市也是一样,很多题材从逻辑上和事实上来看,明显带有夸张的味道,但却成为资金宣泄的出口。你越是捉妖捉得凶,它越是涨得凶。就像房价一样,你越是关注它,它涨得越凶。游资深谙眼球效应,深谙股市讲故事的效应。于是乎,题材越离奇,涨得越猛。
第二,按住大盘股,在题材股上逼空,让资本终于忍不住,跟风而至,时刻准备套人。就是这样,它不套住资金,就不撤离,撤离自己损失惨重。你不是说我们是泡沫吗,我让你踏空看看,看看到底谁熬过谁。
第三,题材股炒作本身就是产业资本游资化,就是经济结构恶化的体现,在实体经济中处处被堵,但股市中,没有监管,就是老鼠仓也没事,就是恶炒你能把它怎么样?反正不是炒小麦,炒粮食。其实,这种行为比炒实体经济更具有危害性,因为炒实体经济某个品种,不过是会引起这个行业或者相关性比较强的题材暴涨暴跌,但在金融市场,会引起系统性全局性的风险,资本逐利性不惜危害整体安全陋习暴露无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