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什么原因让八岁的孩子常说死?

(2010-07-04 22:13:51)
标签:

育儿

教育

家长

情操

钢琴

杂谈

家长烦恼

    一位母亲说:“不久前给八岁的女儿报了钢琴班,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不是很用心了,回家也很少练习,我就忍不住说了女儿几句。可她一听到我教训她,就会说出“不想活了,死了算了”这样的话。我很纳闷,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既然花了钱,就应该认真去学,起码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譬如考过钢琴几级才行,现在孩子这么不用心学怎么行?”

    建议:

    这位家长的想法在很多家长看来可能很有道理,花钱去学钢琴,当然要考级别证才行,况且孩子将来要在社会立足,有几本证书才能提升竞争力。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很多父母让孩子学习画画、钢琴等并非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考得证书。如果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强行让孩子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用类似“考级”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当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值时,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像这个女孩之所以总把“死”挂在嘴边,其目的就是为能引起家长的重视,表示自己的不满。

    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心理特点,盲目地给孩子加压、定向,反而可能会扼制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扼杀孩子的个性。孩子不仅不能朝预期的目标健康成长,还会产生逆反情绪。家长应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不论让孩子学什么,都要先启发,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在快乐中求得发展。事实上,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爱好,陶冶他们的情操对他们的成长更有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让孩子成为钢琴家、画家、书法家……所以.父母不要总以领导者或裁判者自居,而应该是以一个辅导者的角色。去帮助和指导孩子。

    多彩的童年是一个人梦想的宝库,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虽然与贫穷的生活无缘,但童年的欢乐却被沉重的学习重负所剥夺。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那样: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理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