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考前叮咛

2024-04-23 08:21:06
标签: 吴炳忠支点作文

高考作文考前叮咛

作文问题,是思维问题。

1.二元、三元的作文,一般先分述,后写关系,阐述关系为了什么?处理好关系,正确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一定要写怎么办。

2.导语表明了写作思路、立意点一一按导语作文。

3.思辨关系是必须的了,问题是怎么思辨?在不同的情境中比较分析、多角度分析、辩证分析。比较思辨,情境思辨,辩证思辨。

4.议论文主要阐述类因法果,主要阐述什么?看导语,找到立意点,动笔之前,必须依作文意图确定好,不能详略不得当。

5.二元作文也很,三元作文也好,找到元的融合点、联系点、统一点非常重要。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彼此依存,服从于一个更高层面的利益。“依存点、更高层面”是什么?找到它,才能思辨。

6.导引式(材料简洁,一两句话的)作文的基本策略:

1)因为它没有情境,所以,

把它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写,联系生活现象。

2)抓住关键词,设置具体问题,然后具体分析。

3)分解,提取关键词句,分别阐述,后研究关系。

7.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来自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8.当材料中出现两个以上关键概念,必须写关系。

9.不要换概念,换词语,用材料中的词语,设立中心论点、分论点、否则就是跑题。常识改为知识,跑题。

9.作文对现实都有针对性。必须联系实际,针砭时弊。

10.扣住导语作文。导语是作文的纲,导语中有作文内容、写法、立意点,作文要围绕“纲”写,这些东西,不仅要在作文第一段出现,而且必须扣住导语作文。第一段是纲,主体部分是目,目围绕纲展开。

11.材料中往往有概念的含意,离开这个含意作文,跑题。切忌泛泛而谈。如“交错带”。

12.多则材料审题立意法:求同求异。求同,设立中心论点,求异,设立分论点。三句话、三种说法,即三个分论点,三种说法的共同话题,即中心论点的核心词。

13.比喻性材料作文,必须先跟着讲,阐释材料含意,然后接着讲,引申,揭示喻意,论证。如深圳一模,一条大河曲折向前…

14.材料中常有许多关键词,核心词是一级关键词,用它造句,形成中心论点,其它关键词是二级关键词,用它造句,形成分论点。有多元论证要素的作文,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15.标题要充分体现材料内容,标题既要有材料的关键词,又要是一个判断句。如材料中有健康、希望两个内容,那就拟题为:身心健康,扛起希望。

16.分门别类阐述,一本采用A+B+AB式。

17.原因的原因是什么?深入挖掘,才深刻。

18.分析原因的目的是什么?拿出措施。原因与措施是因果关系。

19.结尾注意升华:健康中国,伟大复兴。

20.考生要有要素思维:

标题两要素:关键词,判断句。

开头:三要素,即引述,简评,观点。

主体:三段,每段五要素,即分论点,解释,事例,分析,小结。

三个分论点三段写完之后,不要忘了,还有一段呢?转。

转应该具有三个内容,即三要素:

1、小结承的内容,阐述其联系。

2、思维推进,向前迈一步,进一步追问,丰富论证层次。

3、联系实际,体现命题意图 。

结尾:三要素,即再说材料,总结,升华。

21.一元作文怎么写:

一元与三向。

横向,回答是什么,不是什么。

纵向,回答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

逆向,反向思考。反驳错误观点,联系实际,针砭时弊。

22.多元作文怎么写:

一般式:A+B+AB。如快与慢。

高级式:A对B的影响,B对A的影响,AB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即阐述关系。

相互矛盾的观点 ,一般这样做:如,勤劳致富,科技致富。

1)分析观点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分析观点2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3)思辨:分析两者的关系。

求同,找共性话题;求异,分析不同角度。阐述关系,二元归一。勤劳+科技=致富。

4)回答怎么办。

多元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引一分﹣合﹣联﹣法﹣结

引(略)一分(稍详)﹣合(详)﹣联(详)﹣法(详)﹣结(略)

(思辨性作文,重点看写作者的思辨能力,所以要把最能体现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思辨段详细论述)

引:引出材料主题词,引出文章的观点。这一部分要简略,不能拖泥带水。

分:即将几个主题词分别阐述其内涵、成因、客观性、合理性、局限性等等。其作用是为后文进一步议论准备、蓄势。每一个概念的解读上多些笔墨,阐述得充分一些。总的说来,这一部分不能占据太多篇幅,不然就冲淡了后面的综合论述。

合:这是将几个主题词结合起来论述文字。关键在于阐明几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写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联:紧扣核心主题词,联系名人轶事、联系身边生活,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国际形势等等,既要佐证上文论述,也要使文章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体现命题意图,从而也更为深刻。

法:即怎么办。这一部分就是针对上文现实提出具体方法措施和建议设想。

结:呼应材料,收束全文,强调论点,升华主旨,发出号召等。

23.关于思辨:

思辨四大基本原则:

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彼此依存,服从于一个更高层面的利益。

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可以刻舟求剑。

3.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全面看待,避免极端。

什么是思辨?

思辨是思考辨析。

思辨能力:思,即对话题要有深入挖掘的能力,做到思之深,纵向思维(侧重于思维的深度);辨,指分类辨析,做到辨之广,横向思维(侧重于思维的广度)。

思辨能力,是指对于现实生活中复杂纷纭的现象,能认清本质、发现内在联系、把握发展趋势,从而得出客观的判断。

“思辨”有思考,思考有考虑,区别于罗列;“思辨”有辨别,辨别有分辨,且别于并列。 “思辨”有权衡,权衡有剖析,剖析后有立场,有立场后有观点。

思辨什么?类因法果。

具体做法:

思辨就是明晰概念,诠释概念。

思辨就是多角度分析,全面分析。

思辨就是反思、质疑、评估。

思辨就是既揭示本质、关系,又阐述原因、措施、效果。

思辨就是阐述关系。关系,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学生不知元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点:一是不知道元的含意,关系是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只有知道含意,才能知道关系,即联系与影响作出恰当的判断,二是不知道什么是关系,关系,就是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谈甲对乙的影响作用就是谈关系。阐述关系的目的,是发现规律提出措施。既讲辩证法,又讲方法论。

思辨就是辩证分析,客观全面地(一分为二)发展地联系地看问题。把问题简单的分为好与坏,不是思辨。

例:失败与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条件是?

成功是失败之母,骄傲自大。

失败是失败之母,不总结,不反思,不吸取教训。恶性循环。

成功是成功之母,经验,良性循环。

事实证明,谁头脑里材料多,谁就能做到很好的思辨。

宇宙的尽头是铁岭,作文的尽头是哲学。哲学就是思辨,哲学研究本质,研究关系。作文也如此。

24.两个重要得分点:

思维推进:能在探讨二者关系基础上有进一步思考,丰富论证层次,延长逻辑链条。

在讨论完温故与知新的关系后,问:温故就一定能知新吗?知新需要什么条件?

关照现实意义:我们探讨二者关系本质是在探讨什么?和我们和现实有什么联系?作文倒数第二段,必须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社会谈谈。

25.作文,审题是关键,是立意、构思的关键,要全面准确理解题意,要准确理解材料内容和含意,特别要重视“导语”,抓住导语作文。掌握比较多的论据材料是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引语式作文重点在于引起作者的联想,联想具体事例、生活现象,因而才能把简洁抽象的结论式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才能思辨、辩证,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到论证层次丰富、深刻。因而,审题划关键词、重点句之后,不要急于动笔,要联想,尽量穷尽头脑库存的具体例子,与材料中的问题对接,分类,组合,提炼,调整,从而形成写作纲目。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