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郎探母》是《八郎探母》的对台戏

(2010-05-10 07:12:11)
标签:

休闲

            水火交融(京剧)                                                   谜底:南北和

    借代法是灯谜中运用比较多的一种表现方法。如方位词的东南中西北与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依次对应,此唤“五方与五行互扣”。此谜以“火”代“南”,以“水”代“北”,“交融”会意作“和”(读作nuò,作“搀合”解)。如此借代,堂堂正正,从而增添了许多意趣。

    《南北和》又名《八郎探母》《雁门关》。剧情:宋辽交兵于飞虎岭,已与辽公主青莲成婚的杨八郎(改名王司徒)思母,为青莲识破,由口角到谅解,并代为盗令。八郎探母后欲归,孟良、焦赞责大义,并盗其令箭,诈开雁门关,大败辽兵,萧后知欲斩青莲,碧莲求赦,与青莲同至宋营挑战,被八郎妻蔡秀英和孟金榜所擒,留在营中。八郎与青莲私逃,又为蔡秀英追回押禁。杨四郎向萧后讨令出战,拟乘机回宋,事泄,萧后连其子姪绑至关上欲斩,佘太君亦佯绑青莲、碧莲向萧后示威。八郎释放杨四郎,杨家将乘势攻破辽城,萧后乃乞和。

    在唱腔的设计上,主要是西皮板式,特别是其中快速应答对唱的流水板的运用,急管繁弦,音色丰富,别具一格。主角杨四郎在所有场次都有大段成套的唱腔,作为线形、快节奏叙事的主要手段。有趣的是,《八郎探母》是先有的剧目,后来艺人为了打对台又编写了《四郎探母》,没想到《四郎探母》经久不衰,《八郎探母》却日渐衰落,不失为梨园一段奇事。

                                                                             京剧 灯谜典故·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