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名品之龟甲纹--龙尾山房 2016年02月17日

歙砚中的传统文化故事----龟背纹歙砚与曹孟德组诗之一《龟虽寿》(1)
龟背纹,亦称龟裂纹,是歙砚中的稀有品种之一。以状若龟甲的纹路而得名。
龟背纹又似宋磁中的“开片”、冰裂纹而受到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喜爱。通常在拆老房子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龟背纹砚石,故而益发显得难得和珍贵。
龟背纹,亦称龟裂纹,是歙砚中的稀有品种之一。以状若龟甲的纹路而得名。
龟背纹又似宋磁中的“开片”、冰裂纹而受到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喜爱。通常在拆老房子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龟背纹砚石,故而益发显得难得和珍贵。
http://s5/mw690/001QN9ZNgy6ZrzSU3R264&6902016年02月17日" TITLE="歙砚名品之龟甲纹--龙尾山房 2016年02月17日" />
http://s13/mw690/001QN9ZNgy6ZrzT0K2o9c&6902016年02月17日" TITLE="歙砚名品之龟甲纹--龙尾山房2016年02月17日" />
http://s14/mw690/001QN9ZNgy6ZrzTlgKN3d&6902016年02月17日" TITLE="歙砚名品之龟甲纹--龙尾山房2016年02月17日" />
http://s1/mw690/001QN9ZNgy6ZrA10io8f0&6902016年02月17日" TITLE="歙砚名品之龟甲纹--龙尾山房2016年02月17日" />
龟背纹歙砚由于龟这种被神话了的、受人敬重的动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寓意而愈发珍贵。
建安文学的旗手曹孟德组诗之一《龟虽寿》更是从另一种境界诠释了龟的含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建安十二年(207),曹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http://s13/mw690/001QN9ZNgy6ZrzT0K2o9c&6902016年02月17日" TITLE="歙砚名品之龟甲纹--龙尾山房
http://s14/mw690/001QN9ZNgy6ZrzTlgKN3d&6902016年02月17日" TITLE="歙砚名品之龟甲纹--龙尾山房
http://s1/mw690/001QN9ZNgy6ZrA10io8f0&6902016年02月17日" TITLE="歙砚名品之龟甲纹--龙尾山房
龟背纹歙砚由于龟这种被神话了的、受人敬重的动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寓意而愈发珍贵。
建安文学的旗手曹孟德组诗之一《龟虽寿》更是从另一种境界诠释了龟的含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建安十二年(207),曹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