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今梁氏女性精英谱 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2015-05-18 15:54:11)
分类: 古今人物

             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http://s3/mw690/001QMUTszy6SmEafqsW12&690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TITLE="古今梁氏女性精英谱 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
       梁若珠,号锦江女史,清中期著名女画家,广东顺德人,生卒时间不详,主要艺术创作活动大约在清代乾嘉年间(1790—1820年前后)。

 

               http://s7/bmiddle/001QMUTszy6SmEjY6Ca26&690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TITLE="古今梁氏女性精英谱 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
    千年古村逢简村四面环水,人杰地灵,自西汉起就有人在此生息,后来发展成一方集市,到了唐朝就已成村。

梁若珠的父亲梁允岐,是广东逢简梁氏定山公后裔,世居顺德杏坛镇逢简村,秀才出身。虽因仕运欠佳,他屡试不中,一生也没有考取什么功名;但却也是个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士,擅长书画辞赋。梁若珠从小禀赋超群,聪颖好学,蕙质兰心,年仅六、七岁时便开始跟随父亲习字画画,练就了一身扎实的绘画基本功,特别是对画蝶最有心得。

蝴蝶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灵,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美丽的化身、自由的象征,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成为了绘画、吟咏极佳的素材。梁若珠家乡是岭南著名的蝴蝶之乡,每到春、秋两季,她家房前屋后的草地中,五颜六色的蝴蝶,煽动着美丽的双翅,在娇艳的花丛中穿梭往来,翩翩起舞,姿态轻盈,美不胜收,为她的创作素材积累和绘画艺术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http://s14/mw690/001QMUTszy6SmEwgYNLfd&690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TITLE="古今梁氏女性精英谱 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
                                                                 梁若珠创作的《群蝶图》

 

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梁若珠自幼就特别喜欢蝴蝶。从孩提之年起,她就在家人的陪伴下,玩耍、追逐于蝶群之中,每当捕捉到斑斓光怪的美蝶,她都小心翼翼的用书将其夹好,精心制成标本。然后,她对着这些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蝴蝶,聚精会神的进行临摹,有时连续达好几个时辰,端坐不动、茶饭不思。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余年艰苦不懈的朝夕研求,反复摹练,碧玉之年的若珠画技已达到相当精湛的程度,所画的蝴蝶,笔法细腻入微,神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她还用数年的时间,精心绘制了一张“百蝶图。上百只飞碟,姿色万千,形态各异,在万花丛中追逐嬉戏,精彩之至,名声大振,引得不少顺德的书画界名流,纷纷为之题诗咏叹。

当时的广州,由于富商聚集,人文荟萃,发展迅速,成为了岭南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各地画家亦纷至沓来,卖画献艺,形成了一股强烈的绘画艺术潮流。为了使梁若珠的绘画事业有更大的发展,她父亲便把家搬到了广州。梁若珠仿佛像一个从沙漠刚走进绿洲的饥渴汉子,广访画坛名师、丹青高手,学习各种花鸟鱼虫的画法,拼命允吸着广州各种画派精华,技艺日臻精进。几年的功夫,她便博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构图饱满,布局严谨,纹理清晰、线条流畅、色彩丰富,雅俗共赏的新画风。并达到了炉火纯青程度,成为广州画坛新崛起的一匹“黑马”,很快红遍了广州城。

               http://s1/bmiddle/001QMUTszy6SmEB2J4Qa0&690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TITLE="古今梁氏女性精英谱 第十六章 名满岭南的清代女画家梁若珠" />
                                                                 梁若珠创作的扇面作品

 

于是,绘画便成了梁若珠父女寓居广州的主要谋生手段。由于蝶谐音叠、耋,画牡丹和蝴蝶,寓意富贵蝶来、升官发财;画小猫扑蝶,寓意耄耋同春、健康长寿。所以,作为画蝶丹青高手的梁若珠,自然成为了众多达官贵人、巨贾豪商追捧的“明星”,一时“持金乞画者无虚日”。为了养家糊口,在这一时期,她授徒传艺、鬻画自给,创作了大量蝶画作品。其中不乏许多传世的艺术珍品 ,如《群蝶图》、《花卉四屏》、《耄耋图轴》、《蝶恋花》等,被业内人士公认为蝶画中的珍品,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在国际书画拍卖市场上,其作品成交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由于梁若珠在广州绘画名气越来越大,引起了广州附近东莞县知县彭人杰的关注和暗恋,多次以买画为名,登门拜访,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彭人杰是江西庐陵(今吉安)人,监生(国子监学生)出身,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被朝廷任命为东莞县知县。据《东莞县志》记载,彭人杰是一个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建设的好官。他到任后,十分重视救恤孤贫的工作。为了解决流落街头的孤独残疾、不能自立者的赡养问题,嘉庆元年(1796年),他自筹资金,重新整修了县属的“孤老院”房舍,并扩大了“孤老院”的规模,新增置住房三十余间,达到六十八间,使此项工作在临近县邑中名列前茅。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彭人杰还慷慨解囊,一次就捐出俸银一千六百四十四两,被当地传为佳话,载入史册。

彭人杰在任期间还十分重视地方志编撰工作。嘉庆二年(1797年),彭人杰聘黄时沛为总纂,亲自主持编撰了《东莞县志》,现被多家图书馆收藏,对东莞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彭人杰为官清正廉洁,在百姓之中口碑极好,因此也博得了梁若珠的尊敬和爱慕。两人情投意合,相互倾心,遂成就了一段男德女才的美好姻缘。两人的自由结合,相辅相成,也为梁若珠绘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当时社会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观念严重束缚下的梁若珠,能冲破封建枷锁,自学成才,成为艺术大师,而且以绘画艺术为缘,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使我们不禁对她的勇敢开拓精神,感到由衷的钦佩。她是一位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的梁氏优秀儿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