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抹不去的记忆——外曾祖景尧公

(2022-11-01 09:25:20)
标签:

历史

情感

外曾祖焦公景尧,又名席珍,1914年生于清河县焦石佛村,1938年入党,曾任战委会宣传部长、战委会主任,1940年任南宫县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南二分区和四分区武装委员会主任、地委武装部副部长、桐柏二专署副专员等职。信阳解放后,任信阳市市长。建国后为中共武汉市第二至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任关山工业区指挥部指挥长武汉市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市人大副主任等职,为武汉市的工业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作出了贡献。

外曾祖自幼上学,1931年县高小毕业后考入山东临清省立第十一中学在就读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东北的大规模侵略,由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军敌手。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外曾祖与王发武、刘铁之等一些进步学生义愤填膺,积极加入“学生救国会”走出校门,到大街进行游行示威,强烈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次年秋,临清中学校长贪污大量公款,置买大片田地和住宅,又借机为学生做制服,以请奸商为名从中贪污,对此非常气愤,与王发武、刘铁之等十一中一些进步学生又以校长克扣学费为由,组织发动了一场旨在抗议学校当局阻挠学生参与抗日救国活动的罢课活动,历时十几天,校长勾结国民党操纵的鲁西北民团镇压,罢课失败,外曾祖47名进步学生被校方开除学籍。

1937年7月,外曾祖在河北省省会保定六中高中班毕业想继续到北京求学深造报考清华大学或交通大学,时正遇“七·七卢沟桥”事变,到处一片混乱他求学不成决心投笔从戎回清河开展工作,唤起民众一致抗日。途经天津回家时,被日军扣住,经过打骂审讯,没有查出可疑之处,最后获释。随吕正操部队行至冀中深县、饶阳,到九月初才辗转回到家乡清河县。当时清河国民党县长及一些政府官吏,携款弃职逃跑,土匪遍地而起,形势非常严峻外曾祖回家后,在清河开展党的活动的王发武同志与他取得联系,尔后,不断见面接触,不久就在谢炉集参加了刘铁之、王发武、宁心力等同志组织的学生抗日救国会。他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国何以有家”的道理,团结和争取了不少开明民主人士、有志青年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

1938年春节后八路军东进纵队到达清河,3月在老城里城隍庙正式宣布成立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代行政府职权的“清河县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委会),黄子言任主任下设六个部,组织部长王一臣兼武装部长,组织部副部长闫怀祥,外曾祖是宣传部长,副部长杨振云,还有除奸部、动员部、总务部等。7月,清河县抗日政府在谢炉集成立,宁心力任县长在老城里城隍庙由王发武同志介绍外曾祖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政府成立后,黄子言调县抗日政府任秘书,外曾祖正式接任战委会主任,住址就由老城里搬到谢炉东街,总务部长李焕亭,武装部长康瑞生,除奸部长郭之汉,宣传队长杜立锋,肖寒、郭之泉是宣传队队员。当时,谢炉战委会还约六七十人的武装这一时期县委负责领导战委会工作的是县委民运部长闫怀祥

战委会是在抗日政府成立之前,抗日民众救国会建立之后成立的,当时妇救会、青救会、农会都没有成立,他们的工作范围就都包括在战委会里,所以战委会是个工作范围广泛,具有半政权性质的公开的抗日组织外曾祖任战委会主任期间,发动和组织群众,动员一切抗日力量进行斗争,收公粮筹集军需物资,组织训练农民抗日自卫队武装,购枪、买马、招兵,动员有志青年参军参战,发告示,减租减息和除奸反霸。

1939年2月7日(即古历腊月十九日)晚,来自临清的日寇第一次占据清河县城外曾祖带领抗日干部和群众阻击敌人的进攻扫荡,掩护群众转移日军修筑下官庄到油坊的公路时,他和县大队县长兼县大队长宁心力与敌开展殊死的斗争,日伪军白天修路,他们组织群众夜间破路,日伪军曾几次对外曾祖进行追捕,因群众掩护脱险。年秋,日寇便烧了县长宁心力和外曾祖两家的房子

1939年10月,外曾祖任县委民运部长兼战委会主任,实际上这时战委会在逐渐消弱,到1939年底或1940年初就取消了,之后外曾祖担任县委民运部长一直到1940年秋。

1940年9月,外曾祖被组织调离清河,到南宫任县长当时日军“铁壁合围”后环境非常恶劣,他克服重重困难走乡串户带领抗日干部和群众坚持斗争在日记中写到“住在炮楼下,夜观路上灯行军必有路,天天跑敌情”。在他领导下,南宫成为当时冀南根据地最好的县份之一。

1947年1月18日,冀南四分区战时后方指挥部成立任参谋长

1947年10,冀南四专区抽调干部800多人千里南征外曾祖时任四分区武委会主任,从南宫三里庄出发,于12月到达湖北、河南交界的桐柏地区。

1947年12月13日,成立中共桐柏区委员会、桐柏区行政公署和桐柏军区;下设3个地委、专署和军分区同时宣布成立,外曾祖任二专署副专员,兼任军区二分区支前司令部司令员。

1949年3月1日,桐柏二专署(包括桐柏区一专署一部分)与豫皖苏第七、八专署合并,成立确山专署,外曾祖任副专员。

1949年4月,信阳解放后,任信阳市市长河南省立信阳中学

1950年调中南民政部任办公室副主任,后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

1955年3月任中共武汉市委基本建设部副部长,7月任部长。

1958年9月,任中共武汉市委工业部副部长。

1961年1月任武汉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962年5月,任中共武汉市委工业部副部长。

1962年7月任中共硚口区委第一书记。

1964年5月任武汉市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

1971年6月任武汉市电子工业局(无线电工业局)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

1973年1月任武汉市工业交通办公室副主任。

1976年10月任武汉市工交办公室主任。

1978年9月任武汉市建设委员会主任。

1979年6月任武汉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2月兼任武汉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同月当选为武汉市第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文革”中外曾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斗争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外曾祖革命事业心强,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廉洁奉公生活朴素,始终保持和发扬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1988年12月因积劳成疾于武汉病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