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同逛北京——动物园 猴

标签:
灰斑悬猴黑须僧面猴松鼠猴僧帽猴豚尾猴 |
分类: 山环水绕北京 |
北京动物园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动物园,有百余年历史。也是中国开放最早的动物园,1907年,光绪33年,农事试验场内附设的“万牲园”开放售票接待游人。1949年北京解放时园内只剩下鹦鹉、13只猕猴和一只鸸鹋。动物园经过整修、改造和绿化,修缮兽舍,购入和增添一些小型动物,又建立了国际间动物交换关系,从国外交换的动物及国内搜集动物骤增,慢慢的动物园内的动物才多起来。现在仅灵长类动物就有36种。包括松鼠猴、节尾狐猴、赤猴、绿猴、戴安娜长尾猴、豚尾猴、食蟹猴、猕猴、蜂猴、懒猴、巴西夜猴、秘鲁夜猴、粗尾互、棉顶狨、毛狨、赤掌胥、黑帽悬猴、灰斑悬猴、棕头蜘蛛猴、黑须僧面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黑猩猩、猩猩、白颊长臂猿、白眉长臂猿、黑叶猴、青猴、黑白疣猴、白臀长尾猴、黑冠猴、山魈、阿拉伯狒狒、绿狒狒、黄狒狒。
僧帽猴非常聪明,被认为是智力最高的猴类之一。它们还很温顺,所以常被人类当作宠物饲养或被训练表演马戏。
僧帽猴像不像戴着一顶小帽子?因为它们的这个特点,人们给它们起名叫“僧帽猴”。僧帽猴是生活在美洲热带地区的猴子,属于卷尾猴科卷尾猴属动物,它们有几个种,如褐僧帽猴、白额僧帽猴、黑纹僧帽猴、白喉僧帽猴等。
僧帽猴喜欢在白天成群活动,它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在高高的树冠上。一般它们以果实和小动物为食,有时也会偷吃人家果园里的水果。
僧帽猴会以 8 到 20
只同类群居,公猴与母猴各有不同的阶级制度。
僧帽猴公首领不能控制整个群落,但负责抵御外侮。猛禽来袭时,公首领会发出很大的叫声警告同伴,并让自己保持在明显处引诱猛禽,好让同伴逃跑。
豚尾猴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平时群体成员之间常用抬眉、眯眼、撅嘴等方式交流情感,也经常互相理毛,表示亲昵。豚尾猴尾巴也很短,尾巴上的毛也很稀疏,尾的基部较粗,状似扫帚或猪尾,所以得名,也叫猪尾猴。
豚尾猴的大拇趾和一般猕猴相似,是向外展的,但显得很大,原因可能是其他猕猴爱下地,豚尾猴则主要在树上栖息。
豚尾猴头顶平而有一毛旋,尾巴形似猪尾巴,又被叫作“平顶猴”或“猪尾猴”。
豚尾猴额头较窄,吻部长而粗,略有些象狒狒。面部较长,呈肉色,具较长的黄褐色须毛,颊部的毛斜向后方生长,耳朵周围的毛向前生长,彼此相连,似一条围巾将耳朵遮盖住,眼睛具有明显的白色眼睑。冠毛短而黑,头顶上有放射状的毛旋,但前额却辐射排列为平顶的帽状,象是留着“板寸”发型,所以也被叫做平顶猴。
豚尾猴,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国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国外产于印度、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一些豚尾猴不仅会说话,而且还带有“口音”。在野外,它们对不同的危险会发出不同的尖叫声,一种声音可能表示有一只豹潜伏在附近,另一种声音则可能表示有人类在威胁它。不同的家庭的豚尾猴在口音上有细微的差别,这一点很重要,比如雌兽听到自己的幼仔的喊救声,必然会比听到其他同类的喊救声更迅速去救援。
青猴又称伶猴、美猴,有的分类体系认为青猴有3种。
青猴仅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
青猴的不同种类食性不一,有些种类以果实、树叶为主食,有些则主要食昆虫等无脊椎动物。
青猴有个独特的行为,几只青猴在一起的时候,尾巴会互相扭在一起。
灰斑悬猴又名黑带卷尾猴、泣猴,前额具“V”型褐色斑一直延伸至头顶。
灰斑悬猴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群居,日行性,树栖。
灰斑悬猴喜鸣叫,会用石块砸开坚果。以水果、树叶、坚果、昆虫等为食。
灰斑悬猴属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北京动物园2004年引进的珍稀动物,非洲灰斑悬猴,2005年产幼崽。
懒猴栖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季雨林中,完全在树上生活,极少下地,喜独自活动。行动特别缓慢,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懒猴”。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及鸟卵。
懒猴别名蜂猴、风猴,属懒猴科,可分为9个亚种,中国有2种,分布于云南和广西,数量稀少,濒临绝灭,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因为它畏光怕热,白天在树洞、树干上抱头大睡,鸟啼兽吼也无法惊醒它。它的动作非常缓慢,走一步似乎要停两步。
毛狨也叫普通狨,它在狨类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之一。在巴西东北部地区都有毛狨普遍分布。
毛狨最显眼的特征就是头两边两撮白毛,头部深棕色,身体浅灰色,尾部有明显的黑,白,灰三色环状条纹,幼崽体色多为棕黄色。
雄性毛狨平均体重仅有250多克,几乎可以坐在成人的手上,大的也不过400克。
毛狨虽然一般在树上活动,但也经常活泼的窜到人类活动频繁的种植园中寻找食物,以树汁,嫩叶,果实,昆虫,蜘蛛,鸟蛋,小型脊椎动物等为食。
黑须僧面猴又名红背僧面猴,栖居在热带稀树山地和高山雨林,尾无缠绕能力,行走或觅食均呈四足型步态运动,较少跳跃。主要以水果和植物种子为食,也吃少量昆虫。
黑须僧面猴,哺乳纲猴科动物,栖居在热带稀树山地和高山雨林。南美洲奥里诺科河以北、内格罗河以西、巴西亚马逊河以北。栖居在热带稀树山地和高山雨林。
黑须僧面猴哺乳纲,灵长目,卷尾猴科。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黑帽悬猴生活在安地斯东边从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到向巴拉圭和北阿根廷。是南美洲的热带极亚热带地区分布极广的灵长类,在亚马逊地区十分常见.它们的颜色多样,从褐色,深黄至到黑色.它们的肩和下腹部比身上的其他部位颜色要浅.在它们的头顶长着一块浓密的黑色毛发,看上去像似带着一顶黑色的帽子,因此被称作黑帽悬猴。
黑帽悬猴是杂食动物,水果在它们的食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它们健壮的下颌,黑帽悬猴比其他类悬猴可以取食更大的果实。植被、种子、髓、鸡蛋、昆虫、爬行动物、鸟和小哺乳动物。
黑帽悬猴在旱季期间,当食物是缺乏的时,就吃棕榈叶状木髓对这个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黑帽悬猴在野外有一定数量,但由于森林被砍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生存受到了威胁。
黑帽悬猴生活在巴西、委内瑞拉等南美国家,目前世界仅存数千只,已经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松鼠猴生活在原始森林、次生林以及耕作地区,通常在靠近溪水的地带活动。松鼠猴是树栖动物,偶尔也到地上活动。
松鼠猴主要以果子、坚果、昆虫、鸟卵等为食。松鼠猴是唯一会长时间待在地面上的品种,它们下树是为了寻找昆虫,或采集生长在低处的水果。
松鼠猴的叫声共有26种,相当多变化。例如在寻找食物时,它们会发出唧唧声和啾啾声,互相联络;交配时,会发出嘎嘎声和低沈震颤声;生气时,会发出吼叫声。它们活泼好动,通常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寿命1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