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同逛北京——动物园 大食蚁兽

标签:
食蚁兽中体型最大呈镰刀状的钩爪吻成管状舌细长并能伸缩昼伏夜出 |
分类: 山环水绕北京 |
大食蚁兽分布于中美洲的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一直到南美洲阿根廷的北部一带,主要栖息于河边、沼泽、潮湿的森林和大草原的低洼地带。大食蚁兽性情孤独、温和,行动非常谨慎而迟钝,不危害人畜。通常单独活动,只有雌兽携带幼仔的时候,才能成小的群体。昼出夜伏,喜欢游泳,不善爬树。以黑蚁、白蚁等各种蚁类及少数昆虫、幼虫等为食。
大食蚁兽在现存四种食蚁兽中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8—2.4米。体重通常为29—65公斤。体毛长而坚硬,可长40厘米,尾部密生长毛,头细长,眼耳极小,吻成管状,无齿,舌细长并能伸缩,借以舔舐蚁类、白蚁及其他昆虫。前肢除第五指外,均具钩爪,后肢短,五爪大小相仿。体灰白色,背两侧有宽阔的黑色纵纹,纹的边缘为白色。
大食蚁兽是生活在中美洲的一种以白蚁为食的无齿哺乳动物.它没有牙齿,有一个很长的嘴,当长嘴前端的鼻子嗅出白蚁的气味以后,便启动锋利的前爪刨开蚁封,直捣白蚁窝,趁白蚁惊慌逃窜时,它便伸出长约30厘米的舌头,利用舌上的黏液粘住白蚁,送进嘴里,囫囵吞食。
大食蚁兽的前腿粗壮有力,长长的爪子弯曲如镰刀,这是自卫和挖掘蚁巢的武器.由于前爪长而弯,所以行走时前掌不着地,而以指背着地,一瘸一拐,步法奇怪.它还有一根长约一迷的蓬松多毛的尾巴,雨天和热天可以当伞,夜晚铺在地上就成了绒毛毯子了。
大食蚁兽肉可食用,因易于捕捉,数量大减,70年代被列为世界保护动物。
大食蚁兽体大,包括尾巴全长可达2米,体重可达40公斤,面部修长,尾毛长而蓬松,喉部、肩部具黑色楔形条纹,其边缘镶以白色。大食蚁兽分布于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北部,在地面活动,生活于森林、草原和沼泽地岱等多种生活环境中。
大食蚁兽如果遇到危险,就疾走逃遁,动作十分难看.若实在逃不脱时,它就用尾巴坐在地上,竖器前半身,用前足坚强有力的钩爪进行反击,同时口中还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哨声威胁敌害。
大食蚁兽是食蚁兽的一种,分布在美洲部分地区,生活在草地、落叶林和雨林地区。主要以蚁类和白蚁为食,一天最多可食30,000只昆虫。
大食蚁兽每年春天生殖,雌兽每胎一仔.哺乳期间,母兽对幼兽精心照料,常把幼兽放在背上,形影不离,直到母兽再次怀孕为止。大食蚁兽露出了长长的爪子前呈镰刀状的钩爪。
大食蚁兽主要栖于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带,尤其喜欢在水边低洼处和森林沼泽地带营筑家园,通常过独居生活,昼伏夜出,性情温和,善游泳。大食蚁兽的舌可伸缩,并富有粘液,适于舐食昆虫,舌头能伸出口外0.5米多进行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