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同逛北京——动物园 非洲象

标签:
陆生哺乳动物大如蒲扇的耳朵哺乳动物中的“寿星”四肢之外的第五肢 |
分类: 山环水绕北京 |
非洲象是陆生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比亚洲象稍大,可以通过大如蒲扇的耳朵将其同亚洲象区分开来。亚洲象耳朵更圆、更小。非洲象象的大耳朵可以帮助散发热量,保持身体凉爽。每群都由雌象统帅,成员中大多是它的雌性后代,雄兽在群体中没有位置,长到15岁时就必须离开群体,只有在交配期间才偶而回到群体中。群体中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行动时要按照地位高低排序,无论吃喝、交配和走路都秩序井然,群体中的成员之间通常都十分和平、友好。
非洲象产于非洲,它们可以生活于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米的多种自然环境中,包括森林、开阔草原、草地、刺丛以及半干旱的丛林。非洲象是陆地上身体最重的哺乳动物,耳朵和长牙都长得较大,皮厚多褶全身的毛很少。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草、草根、树芽、灌木、树皮、水果和蔬菜等。
非洲象分布于非洲东部、中部、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等广大地区,北起苏丹草原,南至南非腹地,东从东非沿岸,西达西非赤道一带,主要栖息于热带草原和稀树草原地区。
非洲象的平均年龄在60-70岁。象群由一头老雌象带领,象群一般由几十头大象组成。头象和雌象一直生活在一起,而雄性非洲象在14-14岁青春期离开象群。有血缘关系的象群关系比较密切,有时会聚集到一起形成200头以上的大型群落,但是这只是暂时性的。
非洲象体躯庞大而笨重,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成年非洲雄象高于3.5米,高度可达4.1米。它们的长牙最高记录有102.7公斤重。
非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主要吃香蕉,树叶,树皮,果子等,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150到280公斤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
非洲象的步子迈得很大,每一步都尽量跨得远一点,很适于膛过泥地。为了采食,一年要走16000公里,迁徙的路线往往还要穿过溪流、湖泊、沼泽等,使它的一生就像一次极有耐性的漫长的寻食旅行。因为每个群体都有自己联络的声音和气味,无论走出多远,都可以找到家族的去向。
非洲象数目的锐减,主要由于非洲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对森林、草原的开发与破坏,促使野生动物生存的地盘缩小,环境恶化。结果,大象的自然死亡率猛涨。另外滥加捕杀。过去,非洲人捕猎大象主要是为得到象肉和象皮。但是,七十年代之后,象牙成为人们捕杀大象的主要获取物。这不但是因为国际手工艺品市场上对象牙需求量的急速增加,还因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象牙同黄金和钻石一样,被视为一种价值稳定的硬通货,西方一些大银行竞相争购和储存。
著名非洲大象问题专家伊安·道格拉斯-汉密尔顿认为:“如果我们不给大象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那么,我们最终也就不会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从长远来看,这就势必造成大象与人类的双亡。”因此,他指出,尽量缓解人与象之间的冲突,是当前非洲环境保护的最主要任务之一。
大象最突出的就是有一个长长的鼻子。象觅食时用鼻子卷取食物,采摘果实。其实象的鼻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功用,如拔起地上的青草与大树,驱赶蚊蝇,吸水喷迸嘴里或洒在背上,为自己在炎热天气中降温等。
非洲象在草原上大多用温和的方式与其他动物竞争。只有在愤怒或恐惧的时候,才有可能伤害其他动物,此时就是犀牛也不敢靠近。
一条长鼻子可以碰到地面,象的长鼻子功能很多,除了嗅觉以外,象鼻可以说是象四肢之外的第五肢。大象是哺乳动物中的“寿星”,一般可活到110至120岁,比起狮子、老虎来要长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