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同逛北京——居庸关金柜山敌楼

标签:
f87宋体敌楼居庸关关城金柜山 |
分类: 山环水绕北京 |
明朝时居庸关关城建制达到了最为完备的程度。其关城防御体系自北而南由岔道城、居庸外镇(即八达岭)、上关城、中关城(居庸关)、南口五道防线组成,而居庸关则是指挥中心,负责关城守御的是隆庆卫,配有盔、甲、长枪、弓、箭等军械和火器。居庸关关城建筑完备,设有衙署、仓储、书馆、神机库、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设施,文化内涵极为深刻。居庸关不仅地势险要,而且风景宜人。这里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怡人。金代“燕山八景”、明代“北京八景”、清代“燕京八景”中“居庸叠翠”的誉称,流传至今。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烽燧是串在长城上向一颗颗明珠,一看到它就想起奥运的圣火传递,意思都一样。传递信息。试想在当年发现敌情第一墩燃起烟火,第二墩,第三墩,这样传递到兰州传到长安是多么的壮观。
居庸关修建了八座亭榭,分别为半山亭、迎恩坊、国计坊、旌善亭、长短亭、憩便亭、静对亭、凉亭。此亭是建在金柜山半山腰的静对亭。
八号敌楼。
登上八号敌楼,俯瞰瓮城。
仰看九号敌楼。
九号敌楼。
十号敌楼。
十号敌楼。
十号敌楼。
站在敌楼上俯瞰居庸关峡谷。
十一号敌楼。
十二号敌楼。
十二号敌楼上的铺房。
十二号敌楼的劵洞。
十三号敌楼。
站在十三号敌楼上看远山。
站在十三号敌楼上看防御用的垛口墙。
十三号敌楼岔路口。
站在高高的岩石上留个影。
十三号敌楼下山的岔路口。
站在十三号敌楼上远看十三陵水库。
俯瞰山下。
十四号敌楼。
十四号敌楼。
十四号铺房。
站在十四号铺房往上看金柜山顶的十三号敌楼。
十五号敌楼。
十五号烽火台。
站在岔路口往上看十五号敌楼。
两条岔路口长城雄伟壮观。左边到北城楼,右边到北闸楼。
在北关连接东西两山的河套上,还有57米长城。往西可以看见十五号敌楼往北城楼和北闸楼的分叉的长城。
居庸关金柜山全景。金柜山高351米,山上的长城长2100米。在如此险峻的山上修建双重保险的长城,可见当年居庸关要塞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