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土默热红学
(2020-08-20 08:28:37)
标签:
土默热红学三评 |
分类: 红学争鸣 |
土默热红学正面临山穷水尽,为了立“土学”,土先生曾下两步“棋”。一是将大观园搬往杭州西溪,此举被证实为“愚公移山”。二是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以便抬出洪升,笔者称此举为“认贼作父”。
如今,土氏信徒们仍然不遗余力地为师捧场开路,力求曹雪芹与《红楼梦》“脱钩”,我奉劝他们别做这种蠢事。道理很简单,“曹雪芹”三字,文本有载,前人提及,批者点醒,绝非偶然,无论曹雪芹有无其人,姓曹或不信曹,是不是《红楼梦》作者,皆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可否认的两条:一是他与书的因缘关系不容割断,二是它的信息价值不可低估。
作为研究者,在史料匮乏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两件事:一是将“曹雪芹”作真人研究,弄清他的生活原型是谁;二是作寓意解,探明它隐藏的内涵,也就是“曹雪芹”的起名用意,如果您无力完成这两项,最好选择沉默,因为前人并不比我们笨。您没见过外星人,但不能说“没有”。
土默热先生关于质疑“曹雪芹”的文章,纯属怀疑者的产物。其实他对曹雪芹、曹霑、曹寅及雍正帝四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未知状态,为了确立“洪升说”,他处心积虑抹杀曹雪芹,但仅凭他现有的实力,欲剥夺曹雪芹的著作权显然力不从心,所以他只能以粗暴而想当然的方式否定曹雪芹的存在。
其实,曹雪芹虽不是《红楼梦》的主创者,却是最关键的“地标”人物,此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真正作者曹寅的“靶标”或“托儿”,凡作者不便说的话,不便承认自己所作的事,皆推给曹雪芹;二是曹寅与乾隆之间,曹《梦》与御定本《红楼梦》之间的中间人。假如乾隆皇帝染指《红楼梦》,他也得拿曹雪芹当原著者说事,这样才能给自己“留退步说话”占得余地。
土先生的研究,由于最初过分介入主观意识,最终导致误入歧途。多年来,他在困惑中无任何实质性突破,甚至倒退。因碍于颜面,他不敢面对现实。现在他一再推出旧作以支撑他的陈词滥调,但随着他的“盲区”越来越明显,他仅靠诡辩术已无法稳住土氏红学在非主流红学的地位。
搞不清曹雪芹何人,一味放任自己的想象力,是没有出路的。秦轩也不例外。不知道曹雪芹取名的来历,弄不清他的真实生世,就将洪升勉强推上作者席位,土氏红学因此带上伪学之桎梏。现在回避作者论转而提出“红楼梦与江南文化”话题,试图转移人们视线,弄巧成拙,为时已晚矣。
一个简单而存在的事实:曹雪芹本不姓曹,他是雍正皇帝与曹寅养女竺香玉私生子,1724年七月初七生人;因先天残疾雍正帝责成曹寅收养,改名曹霑。曹寅1740年去世之后,曹霑违背曹寅遗愿介入《红楼梦》续创与批改,可惜书稿无片纸保存下来。癸未年初,曹颙诱骗曹霑回西山,灌醉后将其杀害,曹霑书稿全部装入“曹雪芹”书箱,最后不知所终。
早在曹霑生前,曹寅作书批书皆以“雪芹”为幌子说事,其内心早存嫁祸曹霑之意,没有想到这一举措,成为后来人“曹雪芹著红楼梦”不可更改的思维定势。孰知“曹雪芹”只是个符号,在通常情况下指《红楼梦》真正作者曹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