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四十余年经历赞祖国辉煌成就(范建华)

(2024-08-23 11:12:32)

忆四十余年经历 赞祖国辉煌成就

                        国网南阳供电公司退休职工 范建华

我是国家电网南阳供电公司一位普通的退休职工,现已花甲有二,四十余年的工作经历,让我目睹了我们祖国在战胜各种坚难困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亲临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也深深认识到我们祖国是无比强大而美好的,我们党是最值得信赖的。回顾过去,浮想联翩,生活在中华大地,我们感到生活无比幸福,也非常幸运,退休生活安居幸福,衣食无忧而又美好。

追溯16年守边峥嵘岁月  高歌中华国富兵强

记得四十二年前一列绿皮闷罐车,经过三天三夜的艰难跋涉,途经洛阳、西安、宝鸡、天水、兰州,一路向西北,越过黄土高坡,越过戈壁荒漠,带着稚真的梦想,怀着一颗报国志向,向梦想进发,诗在远方。回想当时心情真是无比激动,那时对从没出过远门的我,感到特别新鲜,就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到处都那么陌生,也第一次认识到路是那么慢长,伟大的祖国是那么辽阔,火车伴随青春的梦想,在广袤的大地上驰骋。想想那时真是太艰苦了,当年运送新兵的车都是非常落后的绿皮闷罐车,车上没有座位,没有卫生间,地上铺着稻草,战友们都围坐在地板上,困了就和衣睡在地板上,几百号人一个车箱一个车箱就地而卧。那时候因路基不好,火车也跑得象蜗牛一样,很慢很慢的,感觉就象老牛拉破车一样,在慢无边际的曲曲折折的轨道上慢悠悠地晃荡,特别是过了兰州以后,感觉火车行驶变得更加缓慢,大半天都跑不出无边无际的戈壁滩,感觉慢长的路总也走不完。

美好的从军路路改变了我的生活,从此我从一个农村娃变成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部队条件非常艰苦,我们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又经过九个月的专业训练,把我分配到一个边防雷达站,我又乘坐在接新兵的老解放牌CA-10敞棚车上,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穿着给新兵配发的军用带毛的羊皮大衣,穿越几百公里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把我拉到一个边防雷达站。由于长时间在寒风的吹打,到连队时手脚彻底冻僵了,头上身上全是细沙。一到老兵连才知道什么叫边防,什么叫内地,来到边防才知道什么叫艰苦,当时连队住的是老营房,住的是油毛毡钢架房,取暖用的是老式土炉火墙,地面是坑坑瓦瓦的土地面,睡的是又硬又窄的床板,这还不算,最可怕的是室内到处都是臭虫,墙上还有“小心臭虫”,几个大字特别显眼,这些字是用吸满战士鲜血挤死的臭虫写下的。连队吃的水是从四十多公里拉回的。水还分为两种水,从不同地方取来的,一种叫甜水,供做饭喝饮用;另一种叫苦水,是用来洗衣洗脸的。所谓的甜水喝着也是又苦又涩的,放上茶叶和白糖也难押着那种苦涩味;所谓的苦水就更不敢提了,用它洗过脸,又涩又蛰非常难受。用苦水选过的衣服,干了以后,一道一道的白印,就如汗水浸泡过一样。有人会问,干麻不都用甜水呢?要知道茫茫戈壁沙漠,水源极其缺乏的。苦水也是很金贵的,平时用水都是非常节约的,洗过脸后,再洗衣服,洗了衣服再洗脚,最后还要收集起来打煤坯。当时部队通信条件也是极其不便的,连队没有电视看,与外界联系只有无线电台联络,发收的电报还需要译报,报纸书信都是通过连队的生活车运送的,都是从几百公里的县城取来的。连队基本与外界隔绝,每月大车出去采购生活物资大约三次,每当生活用车回来前,当连队一收到大车回连的电报后,战友竞相传送,急切盼望,急于聆听国内外大事,急切盼望家信家音,收到书信那个激动劲儿真的太难形容,那时才真正体会到“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记得那年我被军校录取时,部队乐开了花,当连队收到我被军校录取报到的报文后,战友奔走相告这一喜讯,战友们比我本人还高兴,因为我是建连来第二名考上军校生,也非常难得,战友们纷纷前来祝贺。记得那天去军校报到离开连队时,战友们都出来相送,我坐在连队刚刚拉过煤的车箱上向战友们招手告别,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内心发誓去军校后一定要勤学苦练,努力学习,提高军事本领,报效祖国,立志为国防贡献力量。毕业后还要回到曾经战斗过的边防连队,回到我亲爱的战友身边,与他们一起守护着祖国的边防。送我上军校的大车经过十来个小时的行驶终于到达了团部,那时我的脸上一脸煤灰,仿佛变成了黑脸包公,机关的战友们看到都我笑了,为了梦想,这点真不算什么。记得我去军校的路上和战友们一起坐在酒泉发往武汉的硬座车箱里,回想那时交通条件真是太差了,车上挤满了人,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每到一站旅客都是从列车窗户爬进爬出的,车箱里到处都挤满了人,我们硬是从酒泉上车一直站到武汉,可想而知当时交通条件是什么样子。经过两年的紧张而有规律的军校生活,我顺利毕业了,毕业后,我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部队与战友们继续守卫着祖国的边疆,担当起国防建设的重任。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原来的连队已经搬到新阵地,战士们住上的条件相对好的新营房,连队有了卫星电视,用上了暖气,但是在荒漠戈壁,那时还是很艰苦的,但想想能为国防贡献,那怕再苦也心甘情愿,当兵就意味着牺牲,青春贡献到祖国最需的地方,真是无怨无悔。现在想想曾经战斗在大漠深处的边防军人,守护着边防安全,是何等的伟大和由衷地自豪。

现在部队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队生活条件和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战斗力也得到极大的提升,过去老连队又早已搬进了新营房,部队附近修建了高速公路,昔日的钢架营房,已很早换成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通信条件更也发生极大的变化,有的连队有敷设的国防光揽,高科技新技术也在部队得到广泛的运用,战友们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战友们安心部队,建功立业,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国防建设更加坚强,昔日的景象早已成为历史离我们远去。

回眸25年工作发奋图强  礼赞祖国出彩辉煌

经过十六年的部队生涯,我转业到地方工作,从一位军人变成了一名供电职工,从部队到地方,从边疆到内地,真是一个波大的转折。回想刚进电网公司的情景,一跨进电业工作岗位深深感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重任,当第一次走进公司机关大楼,看到办公室配备有电脑,办公人员端坐在电脑前办公,尽管当时的电脑非常落后,也让我非常羡慕,当时对我从未接触过电脑,就暗自开始购买了有关书籍,买了五笔字型输入法等书籍,开始学习,背字根,学习电脑知识。当看到单位有内部传呼机,有内部800兆手机,就觉得非常了不起。记得当时单位配发的传呼机是文字的,感觉那么便利和先进,那个时代社会上能拥有大哥大的人没有多少,使用数字传呼机了人也是寥寥无几,只有单位才有固定电话,拥有电话的家庭极少,那时通信条件就是那样。当时地方交通条件也相对落后,南阳当地没有高速,更没有高铁,能坐飞机的人,也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享用的,但和部队相比地方各个方面都已经好了很多。当时电网也是很落后的,规模少,分布不合理,当时对于诺大的南阳供电公司220千伏变电站只有4座,110千伏变电站才有20多座,电力数据传输还是用传统的载波和一点多址微波,光纤只有近郊几个变电站才有四芯光缆的环网。所有这些,在当时的年代也是非常先进的。    

时过境迁,电网发展更是时不待我,一日千里。南阳电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高压站4座,220千伏变电站增加到40余座,110千伏变电站150余座,输电线路数十倍增长,供电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升,电网也用上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巡检,高效多芯的光纤覆盖各个站点,互联网技术在电网上也得到广泛的运用。所有这些新技术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供电成本。供电可靠性也更加稳定,超高压、特高压技术领先国际,电网更加坚强,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体现的更加到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更加深入,企业形象更加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追忆往事峥嵘岁月 展望未来前程似锦

四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弹指一挥间,今非昔比,祖国日新月异发展,国家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发展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根据的变化。现在交通有飞机、高铁、高速等四通八达,非常便捷,以前非常遥远的地方也朝行夕至,距离已不是问题。智能手机更生活离不开的基本配置,家家有轿车,无人驾驶汽车也已成为现实,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医疗技术飞速发展,AI技术、机器人技术等高新技术颠覆人们的认知,人工智能已让我们享受到高科技的便利。过去不敢想的事,都已变为现实,真是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如火中天,祖国的繁荣如同一座宏伟的金色大厅,无数璀璨的瑰宝熠熠生辉,光彩耀眼。

我现已退休,曾经历了部队和地方两个阶段的工作变迁,亲自目睹了祖国的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让我深深认识到国家的强大,人民的福祉,生活的美好,国泰民安,蒸蒸日向上,经济腾飞,国边强大,体育领先,世界瞩目。生活在中华大地是无比幸福的,我爱我们祖国,我爱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自豪吧!我的祖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