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
《杜槽史谱》编纂工作,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着手的。 从挖掘信息,搜集资料、图片,到合并整理成册,前后历时十年。全程无人委托授权,亦无人牵头督导,完全是出于对家乡杜槽真诚的热爱和揭秘杜槽的好奇心、责任感的驱使,出于对杜槽先辈们艰苦创业精神的敬仰与感佩,出于对昨天杜槽社会那种五湖四海、不分先后,多民族融为一炉,大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充满温馨淳朴民风的崇敬。同时,还出于对杜槽明天的寄望与憧憬。
起初在单写谱,还是史、谱一起写上有过犹豫。重点是资料搜集比较困难,而时间又没有保证。在资料搜集过程中,零星的史料信息偶尔会出现在脑海,尤其是认知与感情占了上风,才决定双管齐下。虽然难度很大,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整个过程有酸甜苦辣,也有一种奉献的乐趣。历经十年艰苦努力,虽不圆满,也总算有了一个结果。现在付梓出版,供杜槽各族姓家人,分别收藏传承。并祈望对后世杜槽人回望杜槽,透视杜槽,讴歌与发展杜槽,多少有所帮助。
有人说,这次杜槽史谱成书是我的功劳。其实要我说,这是大家的功劳。因为这不像写小说,不是一个人关着门就能够完成的。在挖掘杜槽史资料、线索的过程中,杜槽全村所有乡亲,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小学高年级学生
,大家都很关心咱杜槽村的这一公益性工作。都以局内人、知情人、传话人、打听人、报告人的身份,或多或少、或本家或他家,或重大或细微的表示了关心支持,才有了今天这个结果。总之,人人都充当了责无旁贷的角色,期间出现了许多令我感动和难忘的场面。这里不再赘述,并向大家表示感谢!
在整理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南阳地方志办公室、南阳市图书馆,内乡县方志办、县衙博物馆和湍东镇土地分局的帮助;得到了南阳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总会书画院长尚廷文同志的支持帮助;南阳供电公司王爱众、范建华同志,为本书提供了许多美图。在这里一并予以谢忱;
鉴于本人经验不足,加之资料有限和信息不对称,书中难免存在错讹或遗漏,敬请各位理解并指正。
编
者
2023年12月6日
鉴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在整个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杜槽健在的长辈们,依靠熟悉了解杜槽历史信息的人们,依靠同样对杜槽史抱有热诚兴趣与深厚感情的杜槽人,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来完成的。这其中,本村在县检察院任副检察长的王俊涛老人、北京市手表厂党委书记李泽顺老人,他们生前都对整理杜槽史谱表示过浓厚的兴趣与关切;李金老人凭借自己超常的记忆,对李士琦、李士琮家族,以及其他族群的情况和繁衍脉络提供了难得的细节素材;李金富、李建元两位长者,各自对本家族以及家族以外的社群情况提供了不少帮助;在鹤壁工作已退休的张玉显,经常在电话另一端联络沟通、回忆情况、提供线索和建议
;李玉林、王俊峰、王建伟也都时常对此表示关切和支持;李继高、李海潮是平时村里史谱工作的联络员,李继高家里这些年几乎成了史谱编辑后方工作站。李进海、李留全、李广来、李三定、王建永、李书光、李荣朝、李金题等,都积极主动为资料搜集提供帮助。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过去十年里,村里党政组织新老干部常民生、李春元、李玉阁等同志都分别给予了不少帮助;各现任小组干部也都在做好宣传、推动做了有益的工作。这里,特对以上提到或没提到的人们,为你们的热心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整理过程中,还得到了南阳地方志办公室、南阳图书馆、内乡方志办、县衙博物馆和湍东土地分局的帮助,在这里一并予以谢忱;南阳供电公司范建华同志多次携带相机、无人机进村拍照,为本书提供了许多美图,予以感谢!
鉴于本人缺乏经验,加之资料有限和信息不对称,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或遗漏,敬请各位乡亲理解并指正。
本次挖掘整理杜槽历史,目的是厘清脉络,形成一个较完备的史谱总汇,一方面告慰先辈,另一方面殷鉴后人。一门心思自觉行动,摸着石头过河,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回杜槽,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力争尽可能多的了解掌握历史信息、素材,且走且总结摸索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