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山居士
方山居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99
  • 关注人气:5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杜槽葛花苑

(2018-02-03 09:49:53)
                                        美丽的杜槽村葛花苑

    在杜槽村中部,跑马岭北坡根儿———李玉斌家房后,是一处大约10亩地的土坡。这里的地表全是粉红色黏土。深浅不一的土层下面,掩蔽着硬度不高的红土岩。红土岩沿着山势,呈竖立面页岩层状。页岩自然成型,轮廓清晰,硬度不大,用镐锹可以开采。尤其这种岩石有利于蓄养潮气,与覆盖其上的土层互换水分,让这方水土在杜槽村上下显得与众不同。加上井边坡根儿一带常年有空山水渗出,使得这片山坡的土层经常阴润潮湿,十分保墒,也特别适合藤蔓植物生长。
    葛花是有名的解酒醒脾之菜,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本经逢原》中说: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汤用之,必兼人参。《滇南本草》: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
    井边李玉斌家,自从上世纪初期由鹞子垭儿搬来此处居住后,除了在山根儿建房盖屋外,还适时在屋后山坡上集中种植了数十墩葛花。到四五十年代,成片的葛花已经生长成架,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紫藤花艳,蔚为壮观,给主人和左右邻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采花的快乐,每年光干葛花就有近千斤收获。
    因为葛花食药用价值的特殊,虽经五六十年代对山林的破坏,但是这处葛花苑竟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当时当地的一道景观。六十年代初,人们生活条件还差,待到葛花盛开的时节,主人总要分批次通知邻居,带工具前去采葛花改善伙食。记得那时我刚入小学,星期日随母亲带着床单布前去采葛花。我们家集中在一株葛花架上采花,葛花架很大,每棵花架约两米五高,藤蔓交错从中心向四周延伸,方圆占地约10平方米。初春时节,枝芽刚露,而花穗儿却早早齐刷刷地探上枝顶,争相怒放,宛若一张张刚刚落地的紫色“降落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