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松陵镇 – 南厍村永宁桥, 聚龙桥, 太平桥
标签:
吴江南厍村永宁桥聚龙桥太平桥 |
分类: 江蘇風土文物 |
永宁桥, 聚龙桥, 太平桥这三座桥位于苏州吴江松陵镇南厍村, 在介绍这三座桥之前, 老蛋先说文解字一下,
各位看官先看清楚, 南厍村的”厍”字念shè , 比仓库的"库"少了上头那一点, 是吴语”村庄”的意思,

位于松陵镇西南, 滨太湖, 建村建镇已有千年历史,
南厍港上先后建有10座古石桥,大都因年久失修或在文革时被拆除,现仅存永宁桥和聚龙桥两座古桥,及前两年前从长安村异地拆迁过来的太平桥.
永宁桥
拱形单孔,俗称新桥,位于南厍港西侧
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建,全为花岗岩砌置,保存完好,桥全长8米,矢高2.5米,跨度3米。该桥的东西两侧镌刻着对联,分别为“地位中央严锁钥;波光上下架虹霓”和“近通笠泽潆元气;遥接吴山毓秀灵”,联中的“吴山”在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境内,据清乾隆《吴江县志》载,当时此山的一部分属吴江,称为“吴山嘴”,由此可知,吴江历史上也曾有过山,不像现在一马平川,跑遍全境也找不到一座峰岭。
位于南厍港的东侧。该桥初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当时名为永隆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易为今名,嘉庆二十四年(1819)又重建,拱形单孔,南北走向,桥的构件除柱石、桥面石、拱券锁石为花岗岩外,其余均为青石。

桥长10米,矢高3米,跨度4.5米。桥的东西两侧均镌刻着对联,东向联为:“文澜高壮银河色;虹势遥迎玉殿光”。西向联是:“安梁累世朝金阙;凝秀千年映彩霞”。
俗称环龙桥,原位于松陵镇长安村,现搬迁至南厍村异地保护

该桥初建年代无考,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采用青石和花岗石建成。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桥全长10.6米,桥面宽3.5米,孔高2.9米。桥侧刻有“太平桥”、“光绪五年,五月重建”等字。

为了配合太平桥拆迁过来, 桥旁新盖了一座财神庙, 真是俗的可以.
网上的资料介绍:
南厍港两侧青石驳岸,南厍街青砖铺地,砖木廊棚连绵有1公里长,村上先后建有庙宇13座、古石桥10座,现存古桥仍有聚龙桥和永宁桥两座。鼎盛时期茶馆、理发店、杂货店,铁匠铺、药材店遍布南厍街。
2006年,南厍村作为吴江市松陵镇新农村建设两个示范村之一,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按照“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的原则,以旧村改造、新村发展这个思路,对南厍村进行规划保护和建设。
古村的保护方面,确定了沿南厍港东西1000米,南北300米作为古村保护的范围。在重点保护两座古桥、古街、长廊等古迹的基础上,规定了在古村保护范围内不得有不利于古村传统风貌特色的新建改建等建设,并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由专人管理,对现有的文物古迹每天巡视,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同时做好正确的宣传,加强村民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反正宣传的是一回事, 事实又是另一回事, 号称连绵一公里长的廊棚, 其实只剩一间, 且破败的任其自生自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