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廊桥(三) --畬桥, 汤北廊桥, 马坑廊桥, 永平桥

标签:
景宁廊桥东坑旅游 |
分类: 浙南風土文物 |
东坑镇境内, 还散布着数座廊桥
畬桥
原名永安桥, 位于往大漈乡的公路边
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道光十二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二次重修。东西走向,跨白鹤溪,全长37.4米,宽5米,净跨29.2米。
桥头存清道光碑记8通,两堍以天然岩壁作墩,清同治《景宁县志》载:“倚壁如虹,颇为冲突。”
位于汤北村中央,跨北溪(龙潭溪),全长35米,高8米,宽4米,单孔,楼屋结构。建于民国3年(1915年)秋天,由当时的景宁分区公赈200大洋,并由地方绅民共同兴建。汤北、大张坑、白鹤、桃源等临村知名人士都为该桥捐款
马坑廊桥
位于马坑村,该桥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桥身娇小平缓,玲珑别致。 这一年,风起云涌的国民革命非但怎么没有影响小村建造廊桥之热情,反而力助村民,带动乡村建设。
现在为通机动车辆新修的路面紧临廊桥, 看了很压迫
永平桥
原位于平桥村, 因修盖白鹤电站工程即将淹没而移建于马坑村。廊桥建于民国3年(1915年),桥长32米,高5米,宽4米,单孔。
只是, 移建是好事, 但也太不用心了, 路面遮盖了桥面1/4
东坑境内的廊桥, 我资料内搜查到的, 都走访了, 另外百度百科上还写明在北溪上还有龙潭桥, 白鹤桥两座廊桥, 但这两座都于几年前的大洪水被冲垮了,
各位看倌可能有疑问, 廊桥高架于溪床上, 本身就是为防洪水的, 怎会被冲掉了呢??
才知, 因为下游新修了白鹤电站, 水位大提升, 几年前的大雨, 水位高涨泄洪不及, 而上游的挖砂船船缆被冲断顺洪水而下, 冲毁了这两座廊桥, 唉, 真无语